一忝乡书荐,长安未得回。
年光逐渭水,春色上秦台。
燕掠平芜去,人冲细雨来。
东风生故里,又过几花开。
一忝乡书荐,长安未得回。
年光逐渭水,春色上秦台。
燕掠平芜去,人冲细雨来。
东风生故里,又过几花开。
此诗描绘了一个早春的景象,诗人在长安未能返回故乡,一种无奈和怀念之情油然而生。"年光逐渭水"比喻时光流逝如同溪水不断流淌,无法挽留;"春色上秦台"则是春天的景色已经登上了秦地(古指关中地区)的高台,可见春意浓厚。燕子在平坦的芜花丛中穿梭,人们则在细雨中匆忙前行,皆表现出早春时节的生动画面。
"东风生故里"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东风吹拂,让万物复苏,也让诗人的思念之心更加迫切。最后一句"又过几花开"则是诗人在询问,又要经过多少开放的花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地,或许是在表达对返回家乡的渴望和不确定性。
整首诗通过对早春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