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朝神武力开边,画断封疆四五千。
前望陇山屯剑戟,后凭巫峡锁烽烟。
轩皇尚自亲平寇,嬴政徒劳爱学仙。
想到隗宫寻胜处,正应莺语暮春天。
先朝神武力开边,画断封疆四五千。
前望陇山屯剑戟,后凭巫峡锁烽烟。
轩皇尚自亲平寇,嬴政徒劳爱学仙。
想到隗宫寻胜处,正应莺语暮春天。
这首诗描绘了一番边塞风光与历史变迁的壮丽画面。开篇“先朝神武力开边,画断封疆四五千”两句,借用了古代强盛时期开辟疆土、划定国界的情景,展示了当时的雄伟气势和对未来边疆稳固的展望。
紧接着,“前望陇山屯剑戟,后凭巫峡锁烽烟”两句,则通过对地理位置的描绘,将边塞的险峻与军事布防的情况生动呈现。诗人通过“剑戟”和“烽烟”的意象,不仅传达了边疆地区的紧张气氛,也表露出了守卫者们的警觉和坚守。
中间两句,“轩皇尚自亲平寇,嬴政徒劳爱学仙”,则是对历史人物的一种呼应。轩辕黄帝和秦始皇都是古代著名的君主,他们各自代表了远古时期的神话色彩与强权统治。这里提及他们,是为了强调边疆地区不仅有现实的战争威胁,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最后,“想到隗宫寻胜处,正应莺语暮春天”两句,则是诗人在这片充满历史沧桑的地方进行情感上的寄托。通过“寻胜”这一行为,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辉煌的追念和向往,同时“暮春天”的描写则增加了一抹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历史情怀,还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临死不惧,临危不惊,何碍何妨。
纵刀锯在前,鼎锅居后,当斯之际,观作寻常。
天汉桥头,睢阳城上,两处成名一样香。
精忠操,何堪与比,出冶坚钢。江山几见兴亡。
□野草平原总战场。
慨区区忍死,偷生恃宠,欺孤虐寡,敢并遗芳。
庙食从今,纲常不弛,功烈何如郭汾阳。
千秋下,论二公节义,天地难量。
青莲老人青佩环,自言昨夜梦游海上天梯山。
天梯之山三万八千丈,琼台双阙开天关。
赤藤飞上最绝顶,千树琪花散晴影。
通明前殿上觐玉虚翁,左面长眉瞳炯炯。
玉翁元是太极仙,手弄两丸日月旋。
天扃地户司启闭,玄牝一钥开天先。
青莲老人南极裔,泰华开花一千岁。
大人赋奏马文园,玉藕如船浇渴肺。
殿前作诗明月光,光采下彻下土中书堂。
明朝写得凝香章,蝴蝶飞来七宝床。
空心劲草琅玕节,瘦如笔枝赤如铁。
壶公手中曾掷之,黄公石上飞星裂。
玑天道人双眼青,见之不减九节藤。
神丁未窥混沌窍,中有万壑铜龙声。
道人亲凿崆峒玉,九漏玲珑尺度足。
黑蛇飞来膝上横,道人手中啸鸾鹄。
自言奇音不敢作,寒星堕地风折岳。
去年台山解虎斗,今年狼山敲豸角。
铁崖相见洞庭东,腰间笛佩苍精龙。
湘江雨脚吹雌风,相呼道人木上座,杖陂水拔须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