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白卫岭和韩昭》
《过白卫岭和韩昭》全文
唐 / 李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先朝神武力开边,画断封疆四五千。

前望陇山屯剑戟,后凭巫峡锁烽烟。

轩皇尚自亲平寇,嬴政徒劳爱学仙。

想到隗宫寻胜处,正应莺语暮春天。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òbáiwèilǐnghánzhāo
táng / yǎn

xiāncháoshénkāibiānhuàduànfēngjiāngqiān
qiánwànglǒngshāntúnjiàn

hòupíngxiásuǒfēngyān
xuānhuángshàngqīnpíngkòuyíngzhèngláoàixuéxiān

xiǎngdàowěigōngxúnshèngchùzhèngyìngyīngchūntiān

翻译
从前的王朝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扩展领土,划分出四五千里的边界。
前方可以望见陇山驻扎着如林的剑戟,后方则有巫峡严密防守,防止烽火狼烟的蔓延。
即使是英明的君主也亲自出征平定贼寇,秦始皇痴迷于求仙却徒劳无功。
若想寻找古代隗宫的遗迹,那正是暮春时节,黄莺鸣叫的美好时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番边塞风光与历史变迁的壮丽画面。开篇“先朝神武力开边,画断封疆四五千”两句,借用了古代强盛时期开辟疆土、划定国界的情景,展示了当时的雄伟气势和对未来边疆稳固的展望。

紧接着,“前望陇山屯剑戟,后凭巫峡锁烽烟”两句,则通过对地理位置的描绘,将边塞的险峻与军事布防的情况生动呈现。诗人通过“剑戟”和“烽烟”的意象,不仅传达了边疆地区的紧张气氛,也表露出了守卫者们的警觉和坚守。

中间两句,“轩皇尚自亲平寇,嬴政徒劳爱学仙”,则是对历史人物的一种呼应。轩辕黄帝和秦始皇都是古代著名的君主,他们各自代表了远古时期的神话色彩与强权统治。这里提及他们,是为了强调边疆地区不仅有现实的战争威胁,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最后,“想到隗宫寻胜处,正应莺语暮春天”两句,则是诗人在这片充满历史沧桑的地方进行情感上的寄托。通过“寻胜”这一行为,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辉煌的追念和向往,同时“暮春天”的描写则增加了一抹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历史情怀,还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李衍
朝代:唐

隋辽东襄平人,字拔豆。李弼子。擅武艺。仕于北周,初为千牛备身,后数与敌战,从平齐,以功进大将军。入隋,安边及从平陈有功,官至安州总管。疾还,卒于家。年五十七。
猜你喜欢

沁园春

临死不惧,临危不惊,何碍何妨。

纵刀锯在前,鼎锅居后,当斯之际,观作寻常。

天汉桥头,睢阳城上,两处成名一样香。

精忠操,何堪与比,出冶坚钢。江山几见兴亡。

□野草平原总战场。

慨区区忍死,偷生恃宠,欺孤虐寡,敢并遗芳。

庙食从今,纲常不弛,功烈何如郭汾阳。

千秋下,论二公节义,天地难量。

(0)

题朱莲峰梦游仙宫殿明日偕见西辨章进凝香阁诗

青莲老人青佩环,自言昨夜梦游海上天梯山。

天梯之山三万八千丈,琼台双阙开天关。

赤藤飞上最绝顶,千树琪花散晴影。

通明前殿上觐玉虚翁,左面长眉瞳炯炯。

玉翁元是太极仙,手弄两丸日月旋。

天扃地户司启闭,玄牝一钥开天先。

青莲老人南极裔,泰华开花一千岁。

大人赋奏马文园,玉藕如船浇渴肺。

殿前作诗明月光,光采下彻下土中书堂。

明朝写得凝香章,蝴蝶飞来七宝床。

(0)

箫杖歌

空心劲草琅玕节,瘦如笔枝赤如铁。

壶公手中曾掷之,黄公石上飞星裂。

玑天道人双眼青,见之不减九节藤。

神丁未窥混沌窍,中有万壑铜龙声。

道人亲凿崆峒玉,九漏玲珑尺度足。

黑蛇飞来膝上横,道人手中啸鸾鹄。

自言奇音不敢作,寒星堕地风折岳。

去年台山解虎斗,今年狼山敲豸角。

铁崖相见洞庭东,腰间笛佩苍精龙。

湘江雨脚吹雌风,相呼道人木上座,杖陂水拔须眉峰。

(0)

虞美人行

拔山将军气如虎,神骓如龙蹋天下。

将军战败歌楚歌,美人一死能自许。

苍皇伏剑荅危主,不为野雉随仇虏。

江边碧血吹青雨,化作春芳悲汉土。

(0)

道人一亩宅

道人一亩宅,乃在清江浔。

山童解迎客,开户花木深。

幽草有远意,仙禽无俗音。

剑气或成虎,丹光欲流金。

丸中探日月,画前见天心。

(0)

盐车重

盐车重,盐车重,官骥牵不动。

官铊私秤秤不平,秤秤束缚添畸令。

盐车重,重奈何,畸令带多私转多。

大商鬻不尽,私醝夹公引。

乌乎江南转运涩如胶,漕吏议法方呶呶。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