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箫杖歌》
《箫杖歌》全文
元 / 杨维桢   形式: 古风

空心劲草琅玕节,瘦如笔枝赤如铁。

壶公手中曾掷之,黄公石上飞星裂。

玑天道人双眼青,见之不减九节藤。

神丁未窥混沌窍,中有万壑铜龙声。

道人亲凿崆峒玉,九漏玲珑尺度足。

黑蛇飞来膝上横,道人手中啸鸾鹄。

自言奇音不敢作,寒星堕地风折岳。

去年台山解虎斗,今年狼山敲豸角。

铁崖相见洞庭东,腰间笛佩苍精龙。

湘江雨脚吹雌风,相呼道人木上座,杖陂水拔须眉峰。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箫杖歌》,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诗中以空心劲草琅玕节和瘦如笔枝赤如铁的形象描绘了一根箫杖,暗示其坚韧与独特。诗人通过壶公掷之、黄公石上飞星裂的场景,展现了箫杖的神奇力量和不凡来历。

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了持有箫杖的玑天道人,他的双眼如青天,对箫杖的评价极高,认为它不亚于九节藤。道人尚未揭示箫杖的全部奥秘,但其中似乎蕴含着深邃的声响,如同万壑铜龙鸣叫。

道人亲手雕琢崆峒玉,制作出九漏玲珑的箫杖,其工艺精细,令人赞叹。箫杖在道人手中,仿佛有黑蛇横卧,啸鸾鹄之声从中传出,却又自我约束,不敢轻易展现奇音,其威力足以撼动天地。

最后,诗人提及去年台山的虎斗和今年狼山的豸角,暗示箫杖曾在战斗中显威,而在洞庭东与铁崖相见时,道人腰间配着苍精龙的笛佩,更显其身份尊贵。湘江风雨中,道人在木上静坐,箫杖的力量甚至能拔起山峰的须眉。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箫杖的神秘力量和主人的超凡风采,充满了浓厚的奇幻色彩。

作者介绍
杨维桢

杨维桢
朝代:元   字:廉夫   号:铁崖   籍贯:铁笛道   生辰:1296—1370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猜你喜欢

游小洞山寺口占

非梦忽疑梦,惊心转自猜。

入山寻故径,隔树识莲台。

危石如累卵,依然次第排。

缘何初到者,不异旧曾来。

(0)

春日怀沈阳诸友人拟古一首

西山当户牖,飒然来清风。

阴阳互新故,茂兰发幽丛。

采之欲盈把,将以寄邮筒。

故人一为别,远在闾山东。

思君不可见,怀君何有穷。

白云自卷舒,目送双飞鸿。

延伫独无语,我心复忡忡。

(0)

清明纪事兼忆亡友邴西津·其七

风送香魂到夜台,更阑烛尽月明来。

那堪孤雁惊嘹唳,不禁悲声为写哀。

(0)

铙歌三章·其一

西域降王款圣朝,森森甲仗蔽霜皋。

拜爵边庭资牧圉,我皇亲授虎龙韬。

(0)

访隐

空山太古民,茅茨结深处。

溪谷涨流云,惆怅山前路。

(0)

渡滦河

雾气暗河干,霜花浮草色。

行路讵不难,如何远跋涉。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