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太古民,茅茨结深处。
溪谷涨流云,惆怅山前路。
空山太古民,茅茨结深处。
溪谷涨流云,惆怅山前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山林隐居图景。"空山太古民,茅茨结深处",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山中居住着古老的居民,他们的居所隐藏在一片片茅草屋之中,与自然融为一体,远离尘世的喧嚣。"溪谷涨流云",溪流与山谷间似乎弥漫着流动的云雾,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梦幻的氛围。"惆怅山前路",诗人或许是在感叹寻访隐居者的艰难,或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感慨,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郁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林隐居生活的静谧与神秘,以及诗人内心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与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山林间的清风、溪水的潺潺声以及云雾缭绕的景象,是一首富有诗意的佳作。
满眼寒姿,桂蟾匀素,霜女同莹。
野屋喷香,池波弄影,仿佛鸾窥镜。
一枝堪寄,天涯远信,惆怅塞鸿难倩。
这情怀、厌厌怎向,无人伴我孤另。
风凄露冷。
仙郎此夜,若许枕衾相并。
解吐芳心,绸缪共约,学取双交颈。
好天难遇,从今一去,荏苒后期无定。
把柔肠、千萦万断,为伊薄幸。
鳌山凤阙,多少飞琼侣。
颙俟翠华临,庆新春、金波盈五。
莲灯开遍,侍从尽登楼,簪花赴。
传柑处。
咫尺聆天语。
厌厌欲罢,宣劝犹旁午。
扶上玉花骢,更踟蹰、梨园四部。
追思往事,一夕九回肠,皇恩溥。
归期阻。
引领江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