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华卿协揆侨居天津感念去岁赏秋海棠用同馆天宇韵见寄依和》
《华卿协揆侨居天津感念去岁赏秋海棠用同馆天宇韵见寄依和》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断肠花尽又霜天,心似寒灰不复然。

金马尚容充小隐,月泉何意结今缘?

史宬笔削关传信,社饭思量忍溯前?

欲藉门生询足疾,篮舆准抵地行仙。

(0)
鉴赏

这首诗是陈宝琛在清末近现代初创作的《华卿协揆侨居天津感念去岁赏秋海棠用同馆天宇韵见寄依和》。诗中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回忆去年与友人一同赏秋海棠的情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首联“断肠花尽又霜天,心似寒灰不复然”以“断肠花尽”象征美好事物的消逝,而“霜天”则暗示季节的更迭,喻指时间的无情。诗人的心境如同被寒灰覆盖,失去了往日的热情与活力,表达了深深的失落与哀愁。

颔联“金马尚容充小隐,月泉何意结今缘?”中,“金马”借指官场或权力地位,“小隐”则是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人虽身处高位,但内心渴望的是远离尘嚣的宁静生活。而“月泉”则可能是诗人所向往的某种精神寄托或理想境界,此处表达出诗人对于当前生活状态的不满,以及对未来可能改变的期待。

颈联“史宬笔削关传信,社饭思量忍溯前?”中,“史宬”指的是藏书楼或档案馆,这里可能是指通过历史文献来传递信息。“笔削”则暗含修订之意,可能指诗人希望通过历史的视角来反思过去,寻找答案。而“社饭”则是古代祭祀时所用的食物,这里可能象征着集体记忆或共同的经历。诗人在这里思考如何通过历史和集体记忆来理解过去,面对现实。

尾联“欲藉门生询足疾,篮舆准抵地行仙。”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弟子的帮助来解决身体上的疾病,同时也表达了对能够达到某种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这里的“篮舆”可能象征着一种轻便的交通工具,也可能是对某种轻松、自由生活方式的向往。整体而言,诗人通过这一联表达了对健康、自由生活的渴望,以及对超越世俗束缚的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当前生活状态的反思以及对未来可能改变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健康、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超越世俗束缚的追求。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两岁锦屏之游不克见郑令因以寄之

岁岁群芳正烂开,锦屏山下赏春来。

两年不得陪山躅,洞里仙人出未回。

(0)

和大尹李君锡龙图留别诗

多情大尹辞春去,正是群芳烂漫时。

自古英豪重恩意,群芳慎勿便离披。

(0)

小车初出吟

物外洞天三十六,都疑布在洛阳中。

小车春暖秋凉日,一日止能移一宫。

(0)

春晚登郡楼

久客无欢意,经时只倦游。

落花犹解舞,飞絮太侵愁。

日暮闻吹角,春归独倚楼。

平生湖海愿,幽兴满扁舟。

(0)

题智永上人潇湘夜雨图

曾拟扁舟湘水西,夜窗听雨数归期。

归来偶对高人画,却忆当年夜雨时。

(0)

赠赵主簿不语不食

本非学仙者,一日与仙期。

绝粒自无术,不言人谓痴。

倚筇看鹤语,分果饲猿饥。

何似归山好,山中有紫芝。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