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殿对南山,阁道萦回霄汉间。
伯业终随烽火尽,游魂俄载属车还。
三千童女空浮海,十万貔貅已入关。
留得当年遗恨在,长城血泪土犹斑。
阿房宫殿对南山,阁道萦回霄汉间。
伯业终随烽火尽,游魂俄载属车还。
三千童女空浮海,十万貔貅已入关。
留得当年遗恨在,长城血泪土犹斑。
这首明代诗人徐震的《咸阳怀古》描绘了阿房宫的壮丽景象以及历史的沉痛记忆。首句"阿房宫殿对南山"展现了阿房宫雄伟的气势,背靠南山,气象万千。"阁道萦回霄汉间"进一步描绘了宫阁高耸入云,仿佛与天相连的壮观。
然而,接下来的诗句转向了历史的转折点:"伯业终随烽火尽,游魂俄载属车还",暗示秦朝的辉煌因战乱而消亡,秦始皇的遗体甚至未能安葬,只能由车载回。"三千童女空浮海,十万貔貅已入关"具体描述了秦始皇为了修建陵墓而征调的大量人力和资源,这些都化为乌有,秦军也败退关内。
最后两句"留得当年遗恨在,长城血泪土犹斑",表达了对秦朝暴政和人民苦难的哀思,以及对长城上残留的血迹和泪水的象征,寓意着历史的悲剧和人们的悲愤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阿房宫为背景,通过历史的对比和细节描绘,抒发了对过往王朝兴衰的感慨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黄钟沈声喧瓦缶,良材入爨知多少。
谁裁鸣凤千年枝,蛇蚹龙纹巧蟠纽。
泽坚古漆光不磨,徽弦不具含云和。
已无伯牙之手子期耳,三叹如此湘桐何。
溪藤捣霜寒夺目,硬黄瘦字疏相续。
墨花出袖吐春妍,一片玲珑水苍玉。
分明寄我孤山图,上有岁月书林逋。
古丹漫漫篆窠暗,败素飒飒形神枯。
西泠桥畔黄昏景,船头鹤梦风吹醒。
一从马鬣锁荒寒,万古人间几香影。
苦吟老尽诗坛豪,穷愁到我心徒劳。
还君此画三太息,雪晴月映横窗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