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池开净镜,湛水涵虚象。
空明纳朝阳,承尘澹清漾。
岂以感物故,至静含动状。
还将观物心,宴坐池亭上。
方池开净镜,湛水涵虚象。
空明纳朝阳,承尘澹清漾。
岂以感物故,至静含动状。
还将观物心,宴坐池亭上。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方池开净镜"运用比喻,将池塘比作明亮的镜子,展现了水面的清澈。"湛水涵虚象"进一步强调了池水的深邃,能映照出天空的虚无之景。"空明纳朝阳"则描绘了早晨阳光照射在平静水面的情景,充满动态之美。
诗人通过"承尘澹清漾",暗示池水不仅接纳自然光线,还反射着周围的环境,呈现出淡雅的波动。"岂以感物故"表达的是,这种宁静并非单纯因为外界的触动,而是源于内心的平静。"至静含动状"揭示了即使在静态中,也蕴含着生命的活力和变化。
最后两句"还将观物心,宴坐池亭上",诗人将自己的心境融入到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之中,通过静坐池边,寓情于景,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整首诗以简洁的笔触,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静谧与和谐之美。
驱车迢迢,自南长安。厉风驰冰,趋北长安。
驰驱则那,皇国光之观。驱车迢迢,厉龙江干。
度龙江干,沐北风寒。岂曰忌伊风寒,我中衷丹。
驱车迢迢,沐北风寒。回瞻南畿,亦北风寒。
我奏我绩,矢我衷丹。
诸子明大意,圣门贵日新。
后儒事佔毕,考释徒伤神。
至道元非穷,闻识良有垠。
所以君子学,战战还兢兢。
捕猫精内守,抱鸡神外冥。
本植枝繁硕,源深流自澄。
愧我仳离久,日暮还家庭。
拈此端的语,殷勤寄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