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瀛台侍直七月至九月得十六首·其十六》
《瀛台侍直七月至九月得十六首·其十六》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同舟日日赋卬须,禁掖明朝各自趋。

斗室随安转成恋,再来准补岁寒图。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瀛台侍值期间的个人情感与心境变化。首句“同舟日日赋卬须”,以“同舟共济”的形象比喻,表达了在共同工作或生活中,每日都需相互扶持、互相依靠的情感状态。接着,“禁掖明朝各自趋”一句,暗示了在权力核心区域工作的人员,明天各自将离开此地,暗含着离别的意味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斗室随安转成恋”,描述了即使是在简陋的小屋中生活,也逐渐产生了依恋之情,可能是因为对环境的适应,或是对与之共处的人们的感情加深。最后,“再来准补岁寒图”则表达了希望再次回到这个环境中,填补心中那份因分别而产生的空缺,以及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在特定环境下人物内心的变化与情感的深度,既有对当前生活的适应与依恋,也有对未来重逢的期待与憧憬,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建隆御楼三首·其三降坐用《隆安》

华缨就列,左衽来王。帝仪炳焕,大乐铿锵。

礼成峣阙,言旋未央。一人有庆,万寿无疆。

(0)

庆元二年恭上太皇太后皇太后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号二十四首·其十四

华鸾编玉,文螭液金。颂德摛英,扬徽嗣音。

紫幄天开,翠华日临。岁岁年年,如周太任。

(0)

大观祀社稷九首·其三迎神用《宁安》

猗欤那欤,生养斯民。家给人足,时底熙纯。

祗严明禋,于荐苾芬。粢盛丰洁,神乃有闻。

(0)

鼓笛慢/水龙吟·其二

去年今日关山路,疏雨断魂天气。

据鞍惊见,梅花的皪,篱边水际。

一枝折得,雪妍冰丽,风梳雨洗。

正水村山馆,倚阑愁寄,有多少、春情意。

好是孤芳莫比。自不分、歌梁舞地。

砌香砌影,高禅文友,清谈相对。

琴韵初调,茗瓯催瀹,炉薰欲试。

向此时,一段风流,付与晋人标致。

(0)

瑞鹤仙.和李梅南

赏残陶径菊。正袅袅愁予,风凄露肃。何人抱幽独。

更檐马锵金,廊鱼响木。此情谁属。

向底处、骋怀游目。

小窗前,频览菱花,一笑鬓丝犹绿。萧索。

故国云迷,佳人日暮,轻颦倚竹。短钗敲玉。

算几夜,恁孤宿。

问旅情如许,怎生排遣,应费酒尊诗轴。

最无端、谁隔西楼,正调弦促。

(0)

柳梢青.贺生第三女。全用三女事

家近闽南。三姑姊妹,秀揖仙岩。

须女精神,玉卮标格,谪下尘凡。

他时佳婿成双,红丝应牵第三。

倚看樽前,团栾六子,三女三男。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