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谢处道贶墨用与德醇韵》
《谢处道贶墨用与德醇韵》全文
宋 / 李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十八公家四十围,凌烟勋业在临池。

掌中乌玉劳分饷,世上玄经只自知。

颇觉陈人空面目,谁能闹处损心脾。

又须什袭牢藏苦,共看河沙指后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èchùdàokuàngyòngchúnyùn
sòng / shí

shígōngjiāshíwéilíngyānxūnzàilínchí

zhǎngzhōngláofēnxiǎngshìshàngxuánjīngzhīzhī

juéchénrénkōngmiànshuínéngnàochùsǔnxīn

yòushénláocánggòngkànshāzhǐhòu

翻译
这位官员身材魁梧,腰围四十围,他的功绩被记载在凌烟阁上。
他手中握着珍贵的乌玉,时常分发给部下,而他的深奥学识只有自己能理解。
他觉得过去的人都空有外表,无人能理解他的内心世界,身处喧嚣也难以安宁。
他必须小心翼翼地珍藏这些财物,期待着与众人一起见证未来的辉煌时刻。
注释
十八公家:形容官员身材魁梧。
四十围:古代对腰围的夸张说法,表示腰粗。
凌烟勋业:指功绩被载入凌烟阁,象征显赫功名。
临池:比喻功名册或画像。
乌玉:珍贵的宝石,象征权力和财富。
玄经:深奥的学问,可能指儒家经典或其他专业知识。
自知:只有自己了解。
陈人:过去的、旧的人。
空面目:徒有其表,没有实质内容。
损心脾:形容心情不宁,内心受扰。
什袭:层层包裹,形容极尽保护。
后期:未来的好时光,期望的时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饱学之士在书房中专心致志的场景。开篇“十八公家四十围”,通过对书房空间的描述,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封闭的读书环境。“凌烟勋业在临池”则透露出诗人对知识与学问孜孜不倦的追求。

“掌中乌玉劳分饷”一句,意指诗人手中持有珍贵的墨宝(乌玉),精心地分配使用,这里的“劳”字含有珍视之意。接着“世上玄经只自知”表达了诗人对深奥学问的独特理解和个人领悟,不是随波逐流,而是自有一番见解。

中间两句“颇觉陈人空面目,谁能闹处损心脾”,则表现出诗人对于那些空谈无益之人的漠视和对真正能够在繁华世界中保持纯净心灵者的探寻。这里的“陈人”指的是过时或平庸的人物,“空面目”意味着他们的言论缺乏深度和意义。“闹处损心脾”则是说在纷乱复杂的环境中,很少有人能够保持内心的纯净不受污染。

最后两句“又须什袭牢藏苦,共看河沙指后期”,诗人似乎在劝诫自己或他人,要将学问深藏,不外露,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未来某个时刻的期待,那时才能一同观察和品评这如同河沙般众多而又转瞬即逝的世事。

整首诗通过对书房生活的描写,展现了古代士人对学问的执着追求,以及在纷扰世界中保持内心清净的一种理想状态。

作者介绍

李石
朝代:宋

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猜你喜欢

题傅沅叔藏元椠通鉴初印本·其一

三世藏书自昔难,使君述德与传观。

钜编天禄烦钞补,善本鄱阳出覆刊。

(0)

文文肃震孟致刘练江职方永澄手札十通为露苑题

文肃释褐初,明祚已衰晚。

讲筵屡纳诲,入阁未席暖。

一瞑桑海前,卷怀不复展。

所契刘职方,早夭党祸免。

平生切劘雅,累札见恳款。

断断辨清介,意故鄙熟软。

任事先知人,朝局适与反。

可知志节士,穷达言必践。

束帙还黎侯,追味犹潸泫。

(0)

得幼云青岛书却寄

足恨饶悲更送君,瞻乌谁屋况斯文。

三纲漠后看真绝,六籍秦馀恐卒焚。

累疏不回垂尽日,一楼且卧未归云。

坠驴开口何年事?差幸经帷远世纷。

(0)

劳韧叟卜居涞水赋诗留别次韵奉和

梦梦此醉视穹苍,去雁冲寒别旧行。

忍见衣冠同一劫,得安耕钓即吾乡。

相知兰臭宁伤晚,未死葵心总向阳。

终就岩泉分勺饮,不须清浊问沧浪。

(0)

瀛台侍直七月至九月得十六首·其十

突兀何来海晏楼?思量社饭阅三秋。

几回阁笔终留谶,更望桥山涕不收。

(0)

文文忠师画山水小帆同年属题

圣母贤王造两朝,个臣风烈屹云霄。

江河世局非难挽,箕尾忠魂不可招。

大事能无韩魏国,中枢谁复李文饶?

白头弟子披遗墨,相对苍茫泪似潮。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