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瀛台侍直七月至九月得十六首·其十》
《瀛台侍直七月至九月得十六首·其十》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突兀何来海晏楼?思量社饭阅三秋。

几回阁笔终留谶,更望桥山涕不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瀛台侍直期间,从七月到九月所见所感。首句“突兀何来海晏楼?”以疑问开篇,仿佛诗人正面对着一座突然出现在眼前的壮观建筑,引发对它的由来和意义的思考。接着,“思量社饭阅三秋”则转而描述季节的更迭,通过“社饭”的概念,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一年中的三个秋季已经过去。

“几回阁笔终留谶”这一句,充满了深意。阁笔,即放下笔,意味着停止写作或表达,而“终留谶”则暗示了留下某种预言或预兆,可能是指诗人内心深处对于未来或某种现象的预感。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未知的思考。

最后一句“更望桥山涕不收”,将情感推向高潮。桥山在这里可能是一个象征,代表某种难以跨越的障碍或情感的寄托。涕不收,即泪水无法控制地落下,表达了诗人面对桥山时的强烈情感反应,可能是哀伤、思念或是对某种理想追求的失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象征性的语言,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变迁时的深刻思考和情感波动,体现了清末近现代初时期文人特有的忧国忧民情怀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访吴元鼎如村五首·其二

我住城南君在西,柴门草长与人齐。

不妨共踏溪津路,日日云山入杖藜。

(0)

西湖绝句戏题·其三

人道西湖一曲屏,只应真色画难成。

柳堤竹坞无穷意,更著荷花百媚生。

(0)

西湖绝句戏题·其二

流水当阶山对门,拟寻茅屋住荒村。

谁怜九里松间路,犹有人间市井喧。

(0)

次韵子云春日杂兴五首·其五

山如眉绿画新就,江似蒲萄始泼醅。

收拾风光付佳句,此行嗟我未空回。

(0)

又次韵子云春日绝句三首·其一

乱离谁意有新春,共醉春盘能几人。

但道沙场无匹马,便惊罗绮总争新。

(0)

夜半鸟鸡抱鹄卵,天明起来生老鹳。

鹤毛鹰觜鹭鸾身,却共乌鸦为侣伴。

高入烟霄,低飞柳岸。

向晚归来子细看,依稀恰似云中雁。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