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城南君在西,柴门草长与人齐。
不妨共踏溪津路,日日云山入杖藜。
我住城南君在西,柴门草长与人齐。
不妨共踏溪津路,日日云山入杖藜。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元吉的《访吴元鼎如村五首(其二)》。诗中,诗人以朴素的语言描绘了自己和友人吴元鼎所处的环境。"我住城南君在西",表达了两人居所的相对位置,显示出友情的默契和距离虽远但情谊相连。"柴门草长与人齐"则通过写实的场景,展现出乡村生活的宁静与自然,草木茂盛,仿佛与人一般高,富有田园诗意。
"不妨共踏溪津路",邀请朋友一同漫步溪边小径,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共同游历的期待。"日日云山入杖藜"描绘出他们日常生活中常有的景象,杖藜而行,欣赏着每日变化的云山景色,生活节奏悠闲,心境淡然。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生活的恬静与友情的深厚,体现了宋诗的清新自然之美。
漠漠纷纷不奈何,狂风急雨两相和。
晚来怅望君知否,枝上稀疏地上多。
集贤池馆从他盛,履道林亭勿自轻。
往往归来嫌窄小,年年为主莫无情。
故事修春禊,新宫展豫游。
明君移凤辇,太子出龙楼。
赋掩陈王作,杯如洛水流。
金人来捧剑,画鹢去回舟。
苑树浮宫阙,天池照冕旒。
宸章在云表,垂象满皇州。
闻道皇华使,方随皂盖臣。
封章通左语,冠冕化文身。
树色分扬子,潮声满富春。
遥知辨璧吏,恩到泣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