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世藏书自昔难,使君述德与传观。
钜编天禄烦钞补,善本鄱阳出覆刊。
三世藏书自昔难,使君述德与传观。
钜编天禄烦钞补,善本鄱阳出覆刊。
这首诗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的文人陈宝琛所作,名为《题傅沅叔藏元椠通鉴初印本(其一)》。诗中表达了对傅沅叔珍藏的元刻本《通鉴》初印版本的赞赏之情。
首句“三世藏书自昔难”,点明了古籍收藏之不易,强调了书籍作为文化遗产的珍贵性。接着,“使君述德与传观”则转向对傅沅叔个人品德的赞美,以及他所藏之书可供众人观赏的慷慨之举。
“钜编天禄烦钞补,善本鄱阳出覆刊”两句,进一步描述了《通鉴》这部巨著的重要性。天禄是古代的一种官署名,这里借指校勘工作;“烦钞补”意味着繁重的校对和补充工作;“善本”指的是质量上乘的版本;“鄱阳”则是地名,此处可能是指书籍的再次刊印地。这两句诗通过描绘校勘和再版的过程,突出了《通鉴》版本的珍贵和傅沅叔对文化传承的贡献。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扬了傅沅叔的藏书之功,也体现了对古籍保护和传播的重视,以及对历史文献价值的深刻认识。
周郎旧业横塘东,山明水秀清无穷。
轩窗景致四时在,佳趣不与寻常同。
烟霞缥缈成林壑,竹树萦迂带村落。
山寺钟来近上方,石桥路转通新郭。
日午汀洲花尽开,人家临水半楼台。
画船载酒春趁客,时拥笙歌水上来。
高堂永昼帘齐捲,阑外风微柳垂软。
开庭千顷绿阴浓,隔墅一声黄鸟啭。
谁能高遁老江乡,琴书终岁乐徜徉。
阴阴门巷连桑柘,漠漠湖田移稻粱。
嗟予十载去乡里,客舍半间阛阓里。
短筇拟欲访林泉,重赋归来卧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