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游尘拂镜湾。素影护梅残。行人无语看春山。
背东风、两苍颜。梦飞不到梨花外,孤馆闭、五更寒。
谁怜消渴老文园。听溪声、泻冰泉。
一片游尘拂镜湾。素影护梅残。行人无语看春山。
背东风、两苍颜。梦飞不到梨花外,孤馆闭、五更寒。
谁怜消渴老文园。听溪声、泻冰泉。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吴文英的《燕归梁·对雪醒坐》。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她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一片游尘拂镜湾。素影护梅残。" 这两句描写了春天的景象,游尘轻拂过静谧的水面,映照出诗人心中的淡泊与宁静。素影护梅,是对初春中尚未完全展现其美丽的梅花的一种关怀和保护。
"行人无语看春山。背东风、两苍颜。" 行人的沉默是因为面对大自然之美,语言已然变得多余。而“背东风”与“两苍颜”,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孤独,她似乎在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不为外界所理解的苦楚。
"梦飞不到梨花外,孤馆闭、五更寒。" 梦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逃避,而“不到梨花外”则显示了她对现实的不满和逃离欲望。而“孤馆闭、五更寒”,则是对夜晚孤独感受的生动描写,时间仿佛在寂静与冷清中缓缓流逝。
"谁怜消渴老文园。听溪声、泻冰泉。" 诗人用“谁怜”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无助和孤独,同时对曾经繁华如今已成废墟的“老文园”的慨叹。而“听溪声、泻冰泉”,则是诗人在寂静中寻找到的唯一安慰,自然的声音成为了她精神上的依靠。
整首词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她独特的艺术风格。
佛日千岩静,人天万壑遥。
珠宫浮碧落,贝阙抱丹霄。
玉碗霞明灭,金灯月动摇。
旌幡朝雾结,铃铎夜风飘。
袒膊眠山洞,飞身渡海潮。
香看尘外续,火辨劫前烧。
阿育诚心化,登伽幻术调。
波旬回愤恚,戈利失矜骄。
塑壁环双树,镵碑记六朝。
梵僧家姓竺,梁帝寺名萧。
北固凌虚旷,东林跨泬㵳。
池开龙母窟,塔涌雁王标。
翠柏禅机契,青莲释證饶。
挥锄除障业,破灶绝喧嚣。
五岳携孤杖,三田寄一瓢。
流沙归路近,柱史乍相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