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日千岩静,人天万壑遥。
珠宫浮碧落,贝阙抱丹霄。
玉碗霞明灭,金灯月动摇。
旌幡朝雾结,铃铎夜风飘。
袒膊眠山洞,飞身渡海潮。
香看尘外续,火辨劫前烧。
阿育诚心化,登伽幻术调。
波旬回愤恚,戈利失矜骄。
塑壁环双树,镵碑记六朝。
梵僧家姓竺,梁帝寺名萧。
北固凌虚旷,东林跨泬㵳。
池开龙母窟,塔涌雁王标。
翠柏禅机契,青莲释證饶。
挥锄除障业,破灶绝喧嚣。
五岳携孤杖,三田寄一瓢。
流沙归路近,柱史乍相邀。
佛日千岩静,人天万壑遥。
珠宫浮碧落,贝阙抱丹霄。
玉碗霞明灭,金灯月动摇。
旌幡朝雾结,铃铎夜风飘。
袒膊眠山洞,飞身渡海潮。
香看尘外续,火辨劫前烧。
阿育诚心化,登伽幻术调。
波旬回愤恚,戈利失矜骄。
塑壁环双树,镵碑记六朝。
梵僧家姓竺,梁帝寺名萧。
北固凌虚旷,东林跨泬㵳。
池开龙母窟,塔涌雁王标。
翠柏禅机契,青莲释證饶。
挥锄除障业,破灶绝喧嚣。
五岳携孤杖,三田寄一瓢。
流沙归路近,柱史乍相邀。
这首诗描绘了西山诸佛刹的壮丽景象与佛教修行的氛围。首句“佛日千岩静”,以佛光照耀千岩万壑,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接下来的“人天万壑遥”则进一步扩展了这种宁静的视野,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珠宫浮碧落,贝阙抱丹霄”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佛刹比作浮在碧空之上的明珠宫殿和怀抱丹霄的贝壳城阙,形象地展现了佛刹的庄严与神秘。接着,“玉碗霞明灭,金灯月动摇”描绘了佛刹中光影交错的美丽景象,既有霞光的明灭,又有金灯在月色中的摇曳,增添了诗的动态美。
“旌幡朝雾结,铃铎夜风飘”则通过自然界的元素,如朝雾中的旌幡和夜风中飘动的铃铎,进一步渲染了佛刹的静谧与超凡脱俗。而“袒膊眠山洞,飞身渡海潮”则展现了僧侣们艰苦修行的生活状态,他们或在山洞中裸身静卧,或在海潮中飞跃,体现了佛教修行的坚定与毅力。
“香看尘外续,火辨劫前烧”两句,通过香火的延续和火光的辨识,暗示了佛教修行的永恒与超越。接下来的“阿育诚心化,登伽幻术调”则提到了佛教中的两个重要概念——阿育王的诚心与登伽菩萨的幻术,表达了对佛教智慧与法力的敬仰。
“波旬回愤恚,戈利失矜骄”两句,通过描述魔王波旬的愤怒转变为平静,以及戈利的骄傲消失,象征着佛教教义对人心的净化与转化。最后,“塑壁环双树,镵碑记六朝”则点出了佛刹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塑像围绕着两棵圣树,碑文记录着六个朝代的故事。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佛刹的壮丽景象,也深刻地反映了佛教修行的精神内涵,以及对历史文化的传承。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独特见解和深厚情感。
江风浩浩吹江柳,碧流如泻翻琼玖。
扁舟一叶势欲飞,两岸青山入云走。
雨声滴滴敲篷鸣,我居篷底谁为情。
呼童洗盏酌新酒,自歌自酌攻愁城。
愁城既破我亦醉,谩拥轻衾欹枕睡。
梦回拭目推篷看,烟水茫茫不知处。
长空淡淡秋气凉,金台红叶飘清霜。
词林有士荷恩宠,衣锦翩翩归故乡。
故乡迢递在何处,云水微茫隔烟雾。
一尊酒尽情更赊,三叠歌残留不住。
绣鞍金勒王花骢,洋洋意气如晴虹。
官河初泛过瀛海,眼前景物应无穷。
岱宗磅礴亘邹鲁,人物衣冠自今古。
梁山奕奕神禹功,千载奇踪在西楚。
钱塘月落潮正平,吴歌越语相间声。
买鱼沽酒且为乐,吊古兴怀无限情。
兰桡桂棹疾如矢,风正波平日千里。
望中闽峤白云边,笑指乡关在伊迩。
维时溪上梅花开,花间喜迓扁舟回。
绮筵交错列华馔,紫霞潋滟浮金杯。
锦衣绚耀已如此,光被松楸及桑梓。
焚黄既毕早趋朝,忠孝兼全孰堪比。
嗟予衰老白发多,滥叨厚禄居銮坡。
三朝自幸沐优渥,涓埃未效将如何。
今晨送子转悽恻,聊写长歌壮行色。
到家故旧若相过,为道年来重相忆。
《送翰林脩撰连景贤归建宁省墓》【明·杨荣】长空淡淡秋气凉,金台红叶飘清霜。词林有士荷恩宠,衣锦翩翩归故乡。故乡迢递在何处,云水微茫隔烟雾。一尊酒尽情更赊,三叠歌残留不住。绣鞍金勒王花骢,洋洋意气如晴虹。官河初泛过瀛海,眼前景物应无穷。岱宗磅礴亘邹鲁,人物衣冠自今古。梁山奕奕神禹功,千载奇踪在西楚。钱塘月落潮正平,吴歌越语相间声。买鱼沽酒且为乐,吊古兴怀无限情。兰桡桂棹疾如矢,风正波平日千里。望中闽峤白云边,笑指乡关在伊迩。维时溪上梅花开,花间喜迓扁舟回。绮筵交错列华馔,紫霞潋滟浮金杯。锦衣绚耀已如此,光被松楸及桑梓。焚黄既毕早趋朝,忠孝兼全孰堪比。嗟予衰老白发多,滥叨厚禄居銮坡。三朝自幸沐优渥,涓埃未效将如何。今晨送子转悽恻,聊写长歌壮行色。到家故旧若相过,为道年来重相忆。
https://shici.929r.com/shici/pqcjTfZ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