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由一生,文章悬象;溪向川注,学海朝宗。
- 鉴赏
此联描绘了两溪书院的学术氛围与精神追求,以自然景观隐喻学问的深邃与广阔。
"两由一生,文章悬象",开篇即以“两由”象征书院中两种不同的学术路径或思想流派,它们汇聚融合,最终形成一种独特的学术风格或理论体系,如同文章悬挂于空中,既独立又相互映照,展现出学问的多样性和深度。
"溪向川注,学海朝宗",进一步将学术探索比作溪水流向大海的过程。溪流虽小,但其汇聚之处,终成浩瀚之海,象征着学者们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求索,最终达到学术的高峰。这里“学海朝宗”不仅指学术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暗含着对知识无尽探索的精神赞美。
整体而言,此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比喻,巧妙地表达了两溪书院在学术上的开放包容、追求卓越的精神,以及对知识探索永不停息的信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答问学
大化旋元根,无声亦无臭。
时行自物生,处处春光漏。
人心曷睹闻,岂以形迹觏。
一实殊万分,瀰漫遍宇宙。
云无亦无无,云有宁有有。
虚实动静间,寂感相参透。
来也以此生,归也以此复。
但保勿自亏,岂能强增凑。
月窟通天根,时复倏时姤。
盈虚本无常,此理原不朽。
云胡一偏者,强向玄关叩。
触处固跃如,冥心更何究。
婴儿吾自存,坎离每相遘。
若自煮空铛,于何问火候。
老子固犹龙,学之恐差谬。
孔圣真时中,天地等高厚。
题唐秀林卷
生生自天性,山木昔尝美。
胡乃交斧斤,继之群牧驶。
幸兹日夜息,萌蘖见端倪。
栽培滋息之,参天立可拟。
吾心有良知,吾性即天理。
生生固不息,养之惟在己。
息息常存存,圣贤域可抵。
唐君自树名,汝滋乃其字。
自养还自滋,进进今未已。
虽未登栋梁,亦可远棘枳。
夏日苦炎蒸,凉阴足憩止。
隆冬畏冱寒,岂随众芳萎。
愿言永培根,浚源沃清泚。
硕果种且蕃,千百传孙子。
于以长秀林,仰之亦兴起。
送马汝砺
完璞日已琢,天性民不虞。
岂无煨中烬,六籍空遗书。
抚卷发浩叹,愿言见子都。
之子在何方,山高水难踰。
幸有乘木质,岂徒饰轮舆。
招招利载者,曷不吾与俱。
怅怅独云迈,一行一踟躇。
前川渐佳境,少乐众不如。
岐端误失道,适足丛蓁芜。
行矣慎所之,勿使纷忧娱。
告汝利载者,与尔良不疏。
勉旃觅子睹,窈纠当复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