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自天性,山木昔尝美。
胡乃交斧斤,继之群牧驶。
幸兹日夜息,萌蘖见端倪。
栽培滋息之,参天立可拟。
吾心有良知,吾性即天理。
生生固不息,养之惟在己。
息息常存存,圣贤域可抵。
唐君自树名,汝滋乃其字。
自养还自滋,进进今未已。
虽未登栋梁,亦可远棘枳。
夏日苦炎蒸,凉阴足憩止。
隆冬畏冱寒,岂随众芳萎。
愿言永培根,浚源沃清泚。
硕果种且蕃,千百传孙子。
于以长秀林,仰之亦兴起。
生生自天性,山木昔尝美。
胡乃交斧斤,继之群牧驶。
幸兹日夜息,萌蘖见端倪。
栽培滋息之,参天立可拟。
吾心有良知,吾性即天理。
生生固不息,养之惟在己。
息息常存存,圣贤域可抵。
唐君自树名,汝滋乃其字。
自养还自滋,进进今未已。
虽未登栋梁,亦可远棘枳。
夏日苦炎蒸,凉阴足憩止。
隆冬畏冱寒,岂随众芳萎。
愿言永培根,浚源沃清泚。
硕果种且蕃,千百传孙子。
于以长秀林,仰之亦兴起。
这首明代诗人庞嵩的《题唐秀林卷》是一首寓言诗,通过描绘山木生长的过程,寄寓了深刻的哲理。首句“生生自天性”表达了生命的自然规律和内在力量,接着通过“山木昔尝美”暗示秀林本有美好的品质。然而,“胡乃交斧斤”揭示了外在干扰对自然的破坏,而“继之群牧驶”则象征着环境压力的加剧。
诗中“幸兹日夜息,萌蘖见端倪”意味着在适当的休养生息后,生机开始显现。“栽培滋息之,参天立可拟”鼓励自我修养与滋养,以达到高尚的境界。接下来,诗人将这种理念引申到人的内心世界,强调“吾心有良知,吾性即天理”,主张内心的修养是提升自我的关键。
“生生固不息,养之惟在己”进一步强调了自我成长的重要性,即使面临困难,也要保持生命力。“息息常存存,圣贤域可抵”鼓励持续学习和修炼,以接近圣贤的境地。诗人以“唐君自树名,汝滋乃其字”为秀林命名,寓意其自我成长与繁衍。
最后,诗人祝愿秀林如同夏日的凉阴,冬日的坚韧,长久地滋养根基,期待其成果繁多,子孙延续,形成茂盛的树林,给人以激励和启发。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远,富有教育意义。
银箭轻浮漏转沉,铜龙旦启地仍深。
云移五色迎天仗,柳拂千条锁禁林。
暖日彤墀辉鹭序,晴霄丹诏下鸾音。
三朝故实劳询访,一代丝纶费讨寻。
鸡树清辉人共羡,凤池秘远念常钦。
自知金马能谐世,岂谓雕龙更苦心。
汗血久推腾逸足,彩毛今拟映仙禽。
珍同昆圃言言玉,价重荆杨字字金。
坟诵便堪誇倚相,檄成何必让陈琳。
奇文似绮应频制,大笔如椽可独任。
寡和几人酬郢雪,赓歌此日叶虞琴。
潘舆御后情能赋,沈带移来性喜吟。
翠管讵从仙颖授,金茎翻向露华斟。
不须羽猎誇胡骑,愿效千秋献宝箴。
朝逐猛虎行,暮逐猛虎宿。
寄命口吻间,形骸常局蹙。
君子处危疑,大道怀肃穆。
东征谨流言,厄陈戒微服。
幼主不我招,众口纷欲逐。
修善苦无馀,袭恶亦不足。
得失在毫芒,祸福争倚伏。
穷巷莽荆榛,幽林恣蛇蝮。
恶露晓沾裳,泥涂纷折轴。
天高剑戟盈,地大网罟属。
忧思苦日长,步危缘涧曲。
性命讵足言,所念在骨肉。
世道有波澜,人情多反覆。
保性任虚舟,存形尚愚谷。
何当凌晨风,超然恣所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