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璞日已琢,天性民不虞。
岂无煨中烬,六籍空遗书。
抚卷发浩叹,愿言见子都。
之子在何方,山高水难踰。
幸有乘木质,岂徒饰轮舆。
招招利载者,曷不吾与俱。
怅怅独云迈,一行一踟躇。
前川渐佳境,少乐众不如。
岐端误失道,适足丛蓁芜。
行矣慎所之,勿使纷忧娱。
告汝利载者,与尔良不疏。
勉旃觅子睹,窈纠当复舒。
完璞日已琢,天性民不虞。
岂无煨中烬,六籍空遗书。
抚卷发浩叹,愿言见子都。
之子在何方,山高水难踰。
幸有乘木质,岂徒饰轮舆。
招招利载者,曷不吾与俱。
怅怅独云迈,一行一踟躇。
前川渐佳境,少乐众不如。
岐端误失道,适足丛蓁芜。
行矣慎所之,勿使纷忧娱。
告汝利载者,与尔良不疏。
勉旃觅子睹,窈纠当复舒。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庞嵩创作的《送马汝砺》,以送别友人马汝砺为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和对人生道路选择的劝诫。首句“完璞日已琢”寓意朋友才华出众,如同未经雕琢的美玉逐渐显现其价值;“天性民不虞”则赞美了友人的本真品质,不受世俗猜疑。
接下来,诗人感叹书籍虽多,但真正能被理解和实践的并不多,希望马汝砺能像古代贤人那样有所作为。“抚卷发浩叹,愿言见子都”表达了对马汝砺的期待和对知识的渴望。然而,现实中的困难重重,“山高水难踰”,暗示了友人前行不易。
诗人鼓励马汝砺要脚踏实地,即使乘坐简陋的木车,也不应只为表面的华丽而放弃实质。“招招利载者,曷不吾与俱”表达了对同行者的邀请,希望他能共同追求理想。最后,诗人表达了孤独前行的惆怅,提醒友人要谨慎选择道路,避免迷失在纷扰之中。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人的祝福,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作者对友情和人生道路的深刻理解。
锁衔蟾,箫引凤,楼上夜寒重。
锦被青绫,故遣小鬟送。
谁知衣桁藏镫,珧窗漏月,曾照见、秋波微冻。
续残梦。晓来帘压低垂,花影屡移动。
起傍妆台,鹦语暗调弄。
偷看檀的香销,枕霞红映,有菱镜、替人矜宠。
千年人仰几辰星,鼓吹连城动晓坰。
野寺偶经新佛閤,灵祠深造旧云屏。
伏龙奋迹归霄汉,□老□魂惮震霆。
无限夕阳怀古意,深杯入手岂须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