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楼梦,一病已春深。
白柰开花生再世,红栀结子死同心。天上杳鸾音。
春楼梦,一病已春深。
白柰开花生再世,红栀结子死同心。天上杳鸾音。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赵庆熹的《忆江南·其十》。诗人以"春楼梦"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病中怀旧的画面。"一病已春深"表达了主人公在春天深处因病而无法享受盎然生机的无奈。"白柰开花生再世,红栀结子死同心"运用了象征手法,白柰花象征着重生与希望,红栀子则暗示着永恒的爱情和坚贞的承诺,即使生死相隔,情感依旧执着。最后的"天上杳鸾音"更是借神话中的鸾鸟失声,寓言了现实中难以寻觅的佳人音讯,增添了哀婉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春景的细腻描绘和寓意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以及现实境遇的感慨。
世所谓巧,请为翁说。巧于利口,佞辞河决。
何如吉人,其言呐呐。巧于附势,炙手可热。
何如节士,刚肠若铁。巧于营生,百计渔夺。
何如儒家,冷淡生活。拙反为巧,巧乃大拙。
蓦然猛省,比论未彻。本无巧拙,奚较优劣。
大道融融,旷兮太空。恶不待攻,善与人同。
客访拙翁,携酒相从。客去西东,翁数飞鸿。
春日烘烘,适兴携筇。兴尽呼童,燕坐堂中。
一门雍雍,兰玉玲珑。客贺拙翁,笑倚长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