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郎不作桃花梦,胸中秀气何澒洞。
公暇时时露一班,腕指所到清风动。
霓裳霞袂不沾尘,玉节翠旂同跨凤。
洞庭野阔天阴阴,湘浦波寒云滃滃。
扁舟载月歌月明,半窗环佩声相送。
个中真趣只自知,苦求形似俱庸众。
大笑前朝李息斋,俗笔刻镂堪覆瓮。
九龙山人真我师,太常清卿应伯仲。
城东解后顾虎头,平生三绝人犹重。
鹅溪袜材白雪光,徂徕松烬玄云冻。
脱袍解带写遗之,一醉酒钱三月俸。
朅来示我索我题,局束诗怀空啽哢。
小窗短烛理枯桐,竹枝谩抚江南弄。
刘郎不作桃花梦,胸中秀气何澒洞。
公暇时时露一班,腕指所到清风动。
霓裳霞袂不沾尘,玉节翠旂同跨凤。
洞庭野阔天阴阴,湘浦波寒云滃滃。
扁舟载月歌月明,半窗环佩声相送。
个中真趣只自知,苦求形似俱庸众。
大笑前朝李息斋,俗笔刻镂堪覆瓮。
九龙山人真我师,太常清卿应伯仲。
城东解后顾虎头,平生三绝人犹重。
鹅溪袜材白雪光,徂徕松烬玄云冻。
脱袍解带写遗之,一醉酒钱三月俸。
朅来示我索我题,局束诗怀空啽哢。
小窗短烛理枯桐,竹枝谩抚江南弄。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弼所作的《题竹》。诗中以“题竹”为题,描绘了竹子的高洁与诗人的雅兴。
首句“刘郎不作桃花梦”,以典故开篇,暗示诗人不同于世俗之人,不沉溺于浮华与幻想。接着“胸中秀气何澒洞”,赞美诗人内心充满才华与智慧,犹如深邃的洞穴,藏纳着无限的灵性与灵感。
“公暇时时露一班,腕指所到清风动”,描述诗人在闲暇之余,挥毫泼墨,笔下生风,仿佛清风拂过,带来一片清新与宁静。接下来的“霓裳霞袂不沾尘,玉节翠旂同跨凤”,运用比喻,将诗人的作品比作飘逸的霓裳与霞衣,不染尘埃,如同玉节翠旗般高雅,又如凤凰般自由翱翔。
“洞庭野阔天阴阴,湘浦波寒云滃滃”,描绘了一幅洞庭湖畔,天色阴沉,湖水寒冷,云雾缭绕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接着“扁舟载月歌月明,半窗环佩声相送”,想象诗人乘舟于月下,歌声悠扬,窗内传来佩环叮咚之声,增添了几分诗意与浪漫。
“个中真趣只自知,苦求形似俱庸众”,表达了诗人追求的是内心的真谛与趣味,而非表面的形似,认为大多数人都难以理解或达到这种境界。接下来“大笑前朝李息斋,俗笔刻镂堪覆瓮”,讽刺了过去那些过于拘泥形式、缺乏真意的作品,如同破旧的瓮罐,毫无价值。
“九龙山人真我师,太常清卿应伯仲”,提到九龙山人和太常清卿,可能是诗人推崇的其他艺术家或文学家,他们与诗人并列,共同作为艺术与文学的导师。
“城东解后顾虎头,平生三绝人犹重”,提到顾恺之(字虎头),是古代著名的画家,诗人以其为例,说明自己在艺术上的成就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
“鹅溪袜材白雪光,徂徕松烬玄云冻”,继续通过具体的物象,如鹅溪袜(一种丝织品)和徂徕山的松木,来象征诗人的作品具有洁白如雪的光芒和深邃如云的凝重。
“脱袍解带写遗之,一醉酒钱三月俸”,描述诗人为了创作,不惜放弃物质享受,甚至愿意用一个月的薪水换取灵感与创作的自由。
最后,“朅来示我索我题,局束诗怀空啽哢”,表达诗人收到请求为其作品题词时,感到自己的诗思被束缚,无法完全释放,流露出一丝遗憾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以及对诗人创作心境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当时文坛风气的反思与批判。
清明千万家,处处是年华。
榆柳芳辰火,梧桐今日花。
祭祠结云绮,游陌拥香车。
惆怅田郎去,原回烟树斜。
贤宰宰斯邑,政闻闾里间。
都缘民讼少,长觉吏徒闲。
帆落樽前浦,钟鸣枕上山。
回舟却惆怅,数宿钓鱼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