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不睹德云翁,悬想经行在别峰。
破一微尘相见了,揭翻华藏十三重。
半生不睹德云翁,悬想经行在别峰。
破一微尘相见了,揭翻华藏十三重。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绍昙的作品《寄华严赜讲师》。诗人以德云翁为象征,表达对华严宗深奥佛法的理解和向往。"半生不睹德云翁",诗人说自己一生中未能亲见德云翁这样的高僧,暗示对其佛法造诣的仰慕。"悬想经行在别峰",通过想象德云翁在其他高峰修行,体现了他对佛法修行的崇高境界的揣摩。
"破一微尘相见了",意指通过深入理解佛法,洞察微小事物背后的真理,如同破开微尘,揭示其内在的广大世界。"揭翻华藏十三重",华藏经是佛教经典,"十三重"可能象征着佛法的层层深入或宇宙的多重奥秘。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华严宗法门的领悟,以及对佛法无尽宝藏的探索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抒发对德云翁的敬仰和对佛法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智慧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一日或数篇,数日哦一轴。
夫子之于诗,夜补昼不足。
长吟天地间,万象困题目。
天徒饱其才,而特馁其腹。
声名三十载,半百事场屋。
今年试春官,淡榜辄不录。
东风吹残花,客泪迸京毂。
回头谢青云,却抱来时玉。
河阳谒相公,每见辍饭沐。
赆金实空囊,礼遇骇僮仆。
遂游西诸侯,骑马度函谷。
长安寻素交,零落半丘木。
惟有终南山,相看似旧绿。
东李雅好客,既亲意转笃。
授馆如投家,晨杯继宵烛。
羸马残青刍,饥僮厌馀肉。
予方坐幕府,陷嫉苦流俗。
群吠耳且盈,介立趣颇独。
得君倍欢然,坦不置边幅。
论情虽云晚,闻谊固已夙。
二章初交锋,懦气令避缩。
自笑不量力,强和旋取衄。
从此遗形骸,留馔或脱粟。
有酒时招邀,共醉小轩竹。
论议到圣贤,道德富停蓄。
岂比篇章流,烟云绕心曲。
飘飖走边城,新禁察儒服。
戎帅不敢延,进退势俱触。
六月汗沾衣,几作穷途哭。
回来卧旅舍,所得不充欲。
乡思生秋蛩,轻装遽云促。
行当买淮田,晚岁谋退筑。
予材觉无庸,计虑亦既熟。
无资媚要权,与世背驰逐。
祗合从渔樵,胡为苟寸禄。
淮吴幸相望,有邻可容卜。
浩歌老吾生,争食任鸡鹜。
薄宦犹縻人,归飞羡黄鹄。
《送章传道东归三十八韵》【宋·强至】一日或数篇,数日哦一轴。夫子之于诗,夜补昼不足。长吟天地间,万象困题目。天徒饱其才,而特馁其腹。声名三十载,半百事场屋。今年试春官,淡榜辄不录。东风吹残花,客泪迸京毂。回头谢青云,却抱来时玉。河阳谒相公,每见辍饭沐。赆金实空囊,礼遇骇僮仆。遂游西诸侯,骑马度函谷。长安寻素交,零落半丘木。惟有终南山,相看似旧绿。东李雅好客,既亲意转笃。授馆如投家,晨杯继宵烛。羸马残青刍,饥僮厌馀肉。予方坐幕府,陷嫉苦流俗。群吠耳且盈,介立趣颇独。得君倍欢然,坦不置边幅。论情虽云晚,闻谊固已夙。二章初交锋,懦气令避缩。自笑不量力,强和旋取衄。从此遗形骸,留馔或脱粟。有酒时招邀,共醉小轩竹。论议到圣贤,道德富停蓄。岂比篇章流,烟云绕心曲。飘飖走边城,新禁察儒服。戎帅不敢延,进退势俱触。六月汗沾衣,几作穷途哭。回来卧旅舍,所得不充欲。乡思生秋蛩,轻装遽云促。行当买淮田,晚岁谋退筑。予材觉无庸,计虑亦既熟。无资媚要权,与世背驰逐。祗合从渔樵,胡为苟寸禄。淮吴幸相望,有邻可容卜。浩歌老吾生,争食任鸡鹜。薄宦犹縻人,归飞羡黄鹄。
https://shici.929r.com/shici/rQU7E3SU3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