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丝千树拂天津,三起三眠出上林。
何似小桃低曲处,一枝斜覆玉窗深。
千丝千树拂天津,三起三眠出上林。
何似小桃低曲处,一枝斜覆玉窗深。
这首明代诗人张凤翼的《题柳》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首句“千丝千树拂天津”,以千丝万缕的柳条轻柔地摇曳在天津(古代地名,可能指河畔或水边)的形象,展现了春天柳树的生机盎然。次句“三起三眠出上林”,通过“三起三眠”形容柳絮随风起舞,仿佛从皇家园林上林苑中飘出,富有动态感。
后两句“何似小桃低曲处,一枝斜覆玉窗深”,诗人将柳树与桃花相比较,认为柳树的婉约姿态更胜于小桃的直挺。他想象着一枝柳条斜斜地垂落在精致的玉窗前,深藏在院落之中,增添了静谧而幽深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这幅画面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柳树的动态美和静谧美,寓情于景,展现出春天的韵味和诗人的情感寄托。
日月昭昭乎寝已驰。与子期乎芦之漪。
日已夕兮予心忧悲。月已驰兮何不渡为。
事浸急兮将奈何。芦中人。芦中人。岂非穷士乎。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我向空中拾瑶草,翩翩使节来何好。
白云迷路合复开,星河挂户夜长晓。
朝来风雨暮来晴,曲岭回回碧草迎。
芙蓉昼见金银气,宝塔宵看舍利明。
文殊台前百尺松,枝枝诘曲盘虬龙。
松根云雾须臾起,化作天边千万峰。
滚滚长江白练飞,岩石壁青天围。
神仙洞口一经过,丹砂却上绿萝衣。
夜半山腰震雷起,白龙下饮天池水。
俄然吐作山下云,疾风化雨三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