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舟夜》
《舟夜》全文
明 / 黄淳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大风摇独夜,远梦断孤舟。

不尽江涛涌,分明此际愁。

长身艰负米,柔翰想封侯。

掩尽穷途涕,无端更一流。

(0)
鉴赏

这首《舟夜》由明代诗人黄淳耀所作,描绘了一幅夜晚行舟于江上的凄凉景象,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首句“大风摇独夜”,开篇即以“大风”与“独夜”相映衬,营造出一种孤寂与动荡并存的氛围。大风呼啸,不仅摇动着舟船,也摇动着诗人的心境,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夜晚。

“远梦断孤舟”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在这样的夜晚,诗人或许曾有过美好的梦境,但随着大风的吹拂,梦境破碎,只剩下孤舟漂泊在无垠的江面上。这一句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无助。

接下来,“不尽江涛涌,分明此际愁”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此刻的心情。江涛汹涌,仿佛是诗人内心愁绪的外化。在这静谧而又动荡的夜晚,诗人的情感如同江水一般难以平息,愁绪弥漫。

“长身艰负米,柔翰想封侯”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诗人自身的生活困境与对未来的理想抱负进行了鲜明的对比。“长身”可能是指诗人的身高,也暗含着其坚韧不拔的精神;“艰负米”则直指生活的艰辛,需要亲自背负粮食以维持生计。而“柔翰想封侯”则是对理想中的仕途成功的向往,希望自己的文笔能够得到朝廷的赏识,实现封侯的梦想。这两句展现了诗人既面对现实的困苦,又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最后,“掩尽穷途涕,无端更一流”两句,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无奈与感慨。在经历了种种挫折与泪水之后,诗人似乎已无力再为自己的命运抗争,只能默默承受。然而,即便是在最绝望的时刻,诗人的心中仍有一线希望,这“一流”可能是对未来的期待,也可能是对生命中某一线光的追寻。

整首诗通过对舟夜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位身处逆境却不失希望的文人形象。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同身受,不禁为之动容。

作者介绍
黄淳耀

黄淳耀
朝代:明

黄淳耀(1605~1645)明末进士、抗清英雄。初名金耀,字蕴生,一字松厓,号陶庵,又号水镜居士,汉族,南直隶苏州府嘉定(今属上海)人。曾组“直言社”,崇祯十六年成进士,归益研经籍。弘光元年,嘉定人抗清起义,与侯峒曾被推为首领。城破后,与弟黄渊耀自缢于馆舍。能诗文,有《陶庵集》。
猜你喜欢

曲水寺枳实

枳实绕僧房,攀枝置药囊。

洞庭山上橘,霜落也应黄。

(0)

闻董评事疾因以书赠

繁露传家学,青莲译梵书。

火风乖四大,文字废三馀。

欹枕昼眠静,折巾秋鬓疏。

武皇思视草,谁许茂陵居。

(0)

相和歌辞.三阁词四首·其一

贵人三阁上,日晏未梳头。

不应有恨事,娇甚却成愁。

(0)

龙门留别道友

一顾恩深荷道安,独垂双泪下层峦。

飞鸣北雁塞云暮,摇落西风关树寒。

春谷终期吹羽翼,萍身不定逐波澜。

裴徊偏起旧枝恋,半夜独吟孤烛残。

(0)

惠福寺与陈留诸官茶会

到此机事遣,自嫌尘网迷。

因知万法幻,尽与浮云齐。

疏竹映高枕,空花随杖藜。

香飘诸天外,日隐双林西。

傲吏方见狎,真僧幸相携。

能令归客意,不复还东溪。

(0)

送裴二十端公使岭南

苍梧万里路,空见白云来。

远国知何在,怜君去未回。

桂林无叶落,梅岭自花开。

陆贾千年后,谁看朝汉台。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