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格得房精,权奇岂易名。
耳批秋竹薄,蹄蹴水云轻。
徒受双羁制,谁知千里程。
未为良乐遇,春陌自长鸣。
种格得房精,权奇岂易名。
耳批秋竹薄,蹄蹴水云轻。
徒受双羁制,谁知千里程。
未为良乐遇,春陌自长鸣。
这首诗以“咏马”为主题,通过描绘马的外貌特征和内在品质,展现了诗人对马的深刻理解和赞美之情。
首句“种格得房精”,以“种格”比喻马的出生地或血统,暗示这匹马出身不凡,拥有卓越的基因。“房精”则进一步强调了其优良的品质。这一句既点明了马的高贵血统,也预示了它非凡的能力。
接着,“权奇岂易名”一句,直接赞美了马的奇特与非凡,即使名字不足以形容其独特之处。这里不仅赞扬了马的外在形象,更表达了对其内在精神的肯定。
“耳批秋竹薄,蹄蹴水云轻”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马的耳朵如同秋天的竹叶般轻盈,蹄子踏过水面时仿佛能将云朵轻轻踩起。这两句不仅展现了马的体态轻盈,更赋予了其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徒受双羁制,谁知千里程”则揭示了马虽被束缚,但其内心渴望自由,追求远大的目标。这里的“双羁制”象征着外界的约束,而“千里程”则代表了马的远大理想和追求。这两句表达了对马坚韧不拔、追求自由精神的敬佩。
最后,“未为良乐遇,春陌自长鸣”一句,以马在春天的田野上独自长鸣,暗示即便未得到应有的赏识和待遇,马依然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自信。这不仅是对马的赞美,也是对那些虽处逆境仍坚持自我、不懈追求的精神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马的生动描绘,不仅展现了马的外在美和内在精神,更蕴含了对自由、坚韧和追求的深刻哲思,体现了诗人对美好品质的向往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