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菩萨蛮》
《菩萨蛮》全文
宋 / 杨泽民   形式: 词  词牌: 菩萨蛮

吟风敲遍阑干曲。极目澄江千顷绿。长笛下扁舟。

一声人倚楼。床头醅正发。帐底人如雪。

月色夜来看。可堪霜信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晚景象,充满了深远的情感和意境。"吟风敲遍阑干曲"中,“吟风”二字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悠然自得,而“敲遍阑干曲”则显示出诗人对音乐的热爱以及他独自一人时的寂寞情怀。

接下来的"极目澄江千顷绿"一句,通过对远处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视野与心胸之广阔。这里的“极目”意味着目力所及之处,而“澄江千顷绿”则是对江水和两岸景色的一种美好写照。

"长笛下扁舟"一句,笛声与船行形成鲜明对比,既有动态的音乐,又有静止的水面。这样的构图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更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自在飞翔的心境。

"一声人倚楼",这里的人倚楼,可能是在聆听笛声,也可能是因为其他原因而停留。无论如何,这个瞬间被捕捉,为诗中增添了一份静谧与深邃。

接着的"床头醅正发"和"帐底人如雪"两句,透露出一丝温馨与私密。床头放着酒,可能是准备夜晚独酌,而帐底的人则像是被白雪覆盖,既有情欲之美,也隐含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孤寂。

最后的"月色夜来看。可堪霜信寒",在这宁静的夜晚中,诗人观察着月色和天气的变化,感受到秋冬交替时节的转换,这里不仅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有对时间流逝和季节更迭的深刻体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构建,展现了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夜晚场景。它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描绘,更是一种内心世界的投射,是诗人情感与自然交融之后的艺术结晶。

作者介绍

杨泽民
朝代:宋

南宋乐安人。著有《和清真词》,时人合周邦彦、方千里词刻之,号三英集。作品有《瑞龙吟》、《琐窗寒》、《风流子 》、《渡江云》、《应天长 》、《荔枝香》、《还京乐》、《扫花游》、《玲珑四犯 》、《解连环》等。
猜你喜欢

乔主事归自西山闻南屏隐瓮山皛庵漫寄一首

静倚岩扉自咏诗,岂知朝市有人知。

山林入后应嫌浅,踪迹看来颇近奇。

满目尘埃须笑我,一川风月合分谁。

苍苔白石湖边路,亦欲相寻未可期。

(0)

钟御史同追挽诗

少海惊波竟陨身,豸冠曾触骊龙鳞。

生无赭色居台省,死有丹心质鬼神。

五夜虞渊终日见,百年宰木再回春。

南宫戆老英灵在,地下惟应两故人。

(0)

再叠答夏提学·其二

到处惟应笔砚随,私逋官籍恐难辞。

耽诗癖在身长瘦,学道心劳岁恐迟。

已饱东方犹汉粟,未逃南郭尚齐吹。

向来垩质缘君减,斤斧何因得重施。

(0)

再经西涯

新筑湖堤面面平,乱桥欹岸失纵横。

轻鸥著水惊还去,老马缘溪恋复行。

旧日邻家今几在,别来光景共谁争。

匆匆不尽逢僧话,刚说无生便有情。

(0)

和杨学古先生东阁趺坐韵四首·其四

目极邯郸步里途,独惭无力继前趺。

瞻依地近公长许,汲引心劳我尚孤。

望道若洋徒自叹,学文如虎未成模。

百年几见非虚语,幸是陈郎早识苏。

(0)

送孙进士治知临淮

千里长淮绕县东,两城佳气往来通。

封移旧地同周镐,世有遗恩比汉丰。

今日兵戈皆耒耜,当时父老更儿童。

循良合是升平事,要录书生抚字功。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