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风敲遍阑干曲。极目澄江千顷绿。长笛下扁舟。
一声人倚楼。床头醅正发。帐底人如雪。
月色夜来看。可堪霜信寒。
吟风敲遍阑干曲。极目澄江千顷绿。长笛下扁舟。
一声人倚楼。床头醅正发。帐底人如雪。
月色夜来看。可堪霜信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晚景象,充满了深远的情感和意境。"吟风敲遍阑干曲"中,“吟风”二字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悠然自得,而“敲遍阑干曲”则显示出诗人对音乐的热爱以及他独自一人时的寂寞情怀。
接下来的"极目澄江千顷绿"一句,通过对远处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视野与心胸之广阔。这里的“极目”意味着目力所及之处,而“澄江千顷绿”则是对江水和两岸景色的一种美好写照。
"长笛下扁舟"一句,笛声与船行形成鲜明对比,既有动态的音乐,又有静止的水面。这样的构图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更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自在飞翔的心境。
"一声人倚楼",这里的人倚楼,可能是在聆听笛声,也可能是因为其他原因而停留。无论如何,这个瞬间被捕捉,为诗中增添了一份静谧与深邃。
接着的"床头醅正发"和"帐底人如雪"两句,透露出一丝温馨与私密。床头放着酒,可能是准备夜晚独酌,而帐底的人则像是被白雪覆盖,既有情欲之美,也隐含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孤寂。
最后的"月色夜来看。可堪霜信寒",在这宁静的夜晚中,诗人观察着月色和天气的变化,感受到秋冬交替时节的转换,这里不仅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有对时间流逝和季节更迭的深刻体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构建,展现了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夜晚场景。它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描绘,更是一种内心世界的投射,是诗人情感与自然交融之后的艺术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