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头万籁号,弹指万籁寂。
欲寻所归方,变灭了无迹。
古今何足云,浩劫同一息。
曾闻不迁义,贞定非木石。
至乐谅难名,所恨罗縠隔。
举头万籁号,弹指万籁寂。
欲寻所归方,变灭了无迹。
古今何足云,浩劫同一息。
曾闻不迁义,贞定非木石。
至乐谅难名,所恨罗縠隔。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周邦彦的《谩成(其一)》,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宇宙万物变化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首句“举头万籁号”描绘出抬头仰望时,万物发出各种声音的生动画面,而“弹指万籁寂”则瞬间切换到静谧,暗示世事无常。诗人追寻生命归宿,却发现“变灭了无迹”,暗示世间万物皆在不断变化中难以捉摸。
接下来,“古今何足云,浩劫同一息”强调时间的无情流逝,无论古今,都在浩渺的宇宙洪流中短暂如息。诗人引用“不迁义”这一古老的道德观念,表达对坚守不变原则的认同,认为真正的贞定并非僵化如木石,而是内心的坚定。
最后两句“至乐谅难名,所恨罗縠隔”揭示了诗人对于至高快乐的追求,然而现实中的障碍如同罗縠般阻隔,使得这种快乐难以触及。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周邦彦词作的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