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帅张传之遣人来相致将以七言次韵答之三首·其一》
《东帅张传之遣人来相致将以七言次韵答之三首·其一》全文
宋 / 李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质非高古谢罍樽,漫向陈编挹圣言。

久判馀生甘扫墓,尚怀先友欲登门。

功名自昔归羊傅,丘壑从来著谢鲲。

何日扁舟渑若去,眼看荔子压枝繁。

(0)
翻译
我的品质并非古老高贵,只能在书籍中汲取圣贤的教诲。
我早已甘愿余生在墓地打扫,仍怀念故去的朋友,想再去拜访他们。
追求功名如同羊傅那样自古就有,我向往像谢鲲那样寄情山水。
何时能乘小舟畅游,眼见荔枝累累压满枝头。
注释
质:品质。
非:不是。
高古:古老高贵。
谢罍樽:古代的酒器,象征学问。
陈编:古籍。
挹:汲取。
圣言:圣贤的教诲。
判:断定。
馀生:剩余的生命。
甘扫墓:甘愿过简单生活。
先友:故去的朋友。
欲登门:想去拜访。
功名:功业名声。
羊傅:羊祜,古代有德才的官员。
丘壑:山川沟壑,比喻隐居之地。
著谢鲲:像谢鲲那样隐居。
扁舟:小船。
渑若去:泛舟游览。
荔子:荔枝。
压枝繁:果实累累,繁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壁所作,名为《东帅张传之遣人来相致将以七言次韵答之三首(其一)》。诗中流露出诗人对古人的怀念和自我功业的回顾,同时也表现了对朋友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未来出行的渴望。

"质非高古谢罍樽,漫向陈编挹圣言。"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遗产的尊崇之情,以及他广泛阅读前贤文献、吸收智慧的态度。

"久判馀生甘扫墓,尚怀先友欲登门。"

这里体现了诗人的哀思,他愿意去扫墓以表达对已逝世友人的缅怀之情。

"功名自昔归羊傅,丘壑从来著谢鲲。"

这两句诗人回顾自己的功业和成就,将自己比喻为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如羊侃、谢鲍等,表明他对个人声誉的重视。

"何日扁舟渑若去,眼看荔子压枝繁。"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未来行动的憧憬和期待,以及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与感受,表现了诗人的豁达胸襟和艺术的细腻描写。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个人的经历与情感,展现了他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和对古今文化的深厚感情。

作者介绍
李壁

李壁
朝代:宋   字:季章   号:石林   籍贯:眉之丹棱(今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   生辰:一说1159年

李壁,《宋史》写作李璧,字季章,号石林,又号雁湖居士,谥文懿。眉之丹棱(今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人,南宋历史学家李焘之子,生于公元1157年(一说1159年),殁于1222年,享年65岁。
猜你喜欢

沁园春

儿汝来前,吾与汝言,汝知否乎。

自吾家种植,诗书之外,略无一毫,薏苡明珠。

□□□□,齑盐旦暮,三世儒冠出此涂。

长安道,汝父兄叔们,几度齐驱。如今侧足横舒。

看一领青衫似摘须。

这衫儿着了,要须徐称,莫教黄嘴,暗里揶揄。

刺史家声,拾遗直节,要你心情似得渠。

心期处,似献之忠孝,更着工夫。

(0)

沁园春

四海烟尘,一棹风波,经行路难。

幸儿孙满眼,布帆无恙,夫妻白首,青镜犹团。

笠泽西头,碧山东畔,又与梅花共岁寒。

新年好,有茅柴村酒,荠菜春盘。帝人莫笑儒酸。

已烂熟思之不要官。

任伏波强健,驱驰鞍马,磻溪遭遇,弃掷渔竿。

霜满朝靴,雷鸣衙鼓,何似农家睡得安。

闲亭里,唤山童把盏,野老交欢。

(0)

江城子

阿翁初度宴重闱。正熙熙。醉如泥。

春到阶庭,玉树长孙枝。

座客持杯停寿曲,都听取,凤雏啼。

明年蓬矢两弧垂。对佳期。试周期。

看取干戈,俎豆弄金龟。

彭祖春秋应八百,孙似祖,与年齐。

(0)

酹江月.游句曲茅山

一壶幽绿,爱松阴满地,蕊珠宫府。

老鹤一声霜衬履,隔断人间尘土。

月户云窗,石田瑶草,丹井飞龙虎。

荼蘼花落,东风吹散红雨。

春透紫髓琼浆,玻璃杯酒,滑泻蔷薇露。

前度刘郎重到也,开尽碧桃无数。

花外琵琶,柳边莺燕,玉佩摇金缕。

三山何在,乘鸾便欲飞去。

(0)

沁园春.武夷行迹

过了秋风,梅口渐开,山人好归。

问近来何事,半成迂阔,半添疏懒,半带憨痴。

学剑不成,学书无味,却要寻仙入武夷。

这些事,莫粗忒煞,恐是难为。分明说与人知。

老谷子胸中奇尽奇。

有真炉真鼎,龙盘虎踞,真离真坎,兔走乌飞。

待办数椽,山中静坐,却向无中生个儿。

休轻笑,看他年华表,鹤有来时。

(0)

清平乐

情怀渺渺。客舍天将晓。百虑攻心浑未了。

不似漫郎多少。人生傀儡棚中。此行那计西东。

指日云泥超异,重占口角春风。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