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吉祥寺僧求阁名》
《吉祥寺僧求阁名》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过眼荣枯电与风,久长那得似花红。

上人宴坐观空阁,观色观空色即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ángsēngqiúmíng
sòng / shì

guòyǎnróngdiànfēngjiǔchánghuāhóng

shàngrényànzuòguānkōngguānguānkōngkōng

注释
过眼:转瞬即逝。
荣枯:繁荣与衰败。
电与风:比喻快速变化。
那得:怎能。
似花红:像花儿般鲜艳。
上人:高僧。
宴坐:静坐。
观空阁:在空阁中观想。
观色:观察万物的颜色。
色即空:万物皆空。
翻译
眼前的一切繁荣衰败如同电闪雷鸣和风过无痕,长久以来,哪有事物能像花儿那样鲜艳夺目。
高僧静坐于空阁之中,观察着万物的颜色和虚空,因为在他看来,一切皆为空。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反映了他超脱世俗、达观人生的哲学思想。开篇“过眼荣枯电与风,久长那得似花红”两句,通过对比春天繁花与秋叶凋零的情景,表达了万物无常的佛法思想,亦暗示了诗人对于世事变迁的看破。"过眼"二字,更增添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感慨。

接着,“上人宴坐观空阁,观色观空色即空”两句,则描绘了一位高僧在清净的禅堂中冥想的情景。“上人”指的是修行高深的僧人,“宴坐观空阁”则形象地表达了他超脱尘世,心无挂碍的状态。而“观色观空色即空”一句,直接点出了佛教中“万法皆空”的核心思想,即一切有为法都是空性的,不可执着。

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和描绘,传达了自己对于物质世界的超然态度,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同时,这种文字游戏也体现出苏轼在文学创作上的高超技艺,他巧妙地将禅意与诗意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艺术氛围。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喜雨·其二

黄檗山前五百仙,诸村迎祷过溪边。

阴云竟日凉如水,不待仙回已沛然。

(0)

送子晦宰南安·其二

此邑曾为掾往还,昔云优易近彫残。

士嗟前辈风流远,吏苦专人月解难。

琴以道鸣宁择地,篙如手妙岂愁滩。

竹湖亲授侯心印,不比他时事上官。

(0)

贺刘尚书除龙图阁学士

名在先朝擅斗南,圣心求旧眷非凡。

龙图字足新三画,凤诰书来更几函。

指日即须携手上,耆年可但改头衔。

玉阶正要康扶对,新渥相辉共引帆。

(0)

送岭口仓季高兄用后村韵·其一

士能优即学,岂必为贫驱。

翁有三珠树,兄如千里驹。

敏知才脱颖,慈是德充符。

盐户彫残甚,殷勤为掖扶。

(0)

题临清堂

一派清流绕屋长,阴阴古木隔脩墙。

枯梅照水横疏影,新竹摇风送细香。

诸老旧游如洛社,百年陈迹有溪堂。

扁题祖笔真奇绝,伫立沈吟两鬓霜。

(0)

别吴帅恕斋·其四

公来植纛我扶犁,苦忆京尘判袂时。

墀下一回樵服谒,溪干几度锦笺贻。

去思定有爱棠集,恋别空吟折柳诗。

梅子正黄晴又雨,风樯语燕梦追随。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