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混一色,楼高试捲帘。
青山新面目,老树换须髯。
夜皎月千里,晴暄雨四檐。
岂无寒馁者,僵卧在穷阎。
天地混一色,楼高试捲帘。
青山新面目,老树换须髯。
夜皎月千里,晴暄雨四檐。
岂无寒馁者,僵卧在穷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后冬景的画面,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展现了自然界在季节更替中的奇妙变化。首句“天地混一色”直观而简洁地表达了雪花覆盖后的世界变得单一而统一,背景与前景融为一体。
接着,“楼高试捲帘”则是从室内到户外的视角转换,表现了诗人想要探究这自然界变化的情感。第三句“青山新面目,老树换须髯”,通过对比青山与老树在雪后的形态变化,强调了季节变迁带来的新鲜感受。
“夜皎月千里,晴暄雨四檐”一句,则是对气候和光线的描写,月亮清晰、雨水细腻,展示了雪后天气的多变和自然界的丰富层次。
最后,“岂无寒馁者,僵卧在穷阎”一句,通过设问的手法引出诗人对那些可能困苦于严冬而没有温暖之处的人的关怀。这不仅是对景物描写的延伸,更是一种社会情感和同理心的表达。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丰富,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情感体验,将雪后世界的静谧与生命的脆弱巧妙地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