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雪》
《雪》全文
宋 / 于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

天地混一色,楼高试捲帘。

青山新面目,老树换须髯。

夜皎月千里,晴暄雨四檐。

岂无寒馁者,僵卧在穷阎。

(0)
注释
天地:指自然界的天地。
混一色:色彩交融,形容景色统一和谐。
楼高:高楼。
捲帘:卷起窗帘。
新面目:新的面貌,形容青山焕然一新。
换须髯:比喻老树长出新枝叶,像换了胡须和鬓发。
夜皎月:明亮的夜晚,皎洁的月光。
晴暄:晴朗而温暖。
雨四檐:雨点打在四面的屋檐上。
岂无:难道没有。
寒馁者:受冻挨饿的人。
僵卧:僵硬地躺着。
穷阎:贫穷的房屋,代指贫民窟。
翻译
天地间色彩混融,楼高时我试着卷起窗帘。
青山展现出新的面貌,老树仿佛换上了新枝叶。
夜晚明亮如洗,月光洒满千里,晴天阳光普照,雨天则滴落在四面屋檐。
难道没有受冻挨饿的人吗?他们只能僵硬地躺在贫困的屋檐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后冬景的画面,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展现了自然界在季节更替中的奇妙变化。首句“天地混一色”直观而简洁地表达了雪花覆盖后的世界变得单一而统一,背景与前景融为一体。

接着,“楼高试捲帘”则是从室内到户外的视角转换,表现了诗人想要探究这自然界变化的情感。第三句“青山新面目,老树换须髯”,通过对比青山与老树在雪后的形态变化,强调了季节变迁带来的新鲜感受。

“夜皎月千里,晴暄雨四檐”一句,则是对气候和光线的描写,月亮清晰、雨水细腻,展示了雪后天气的多变和自然界的丰富层次。

最后,“岂无寒馁者,僵卧在穷阎”一句,通过设问的手法引出诗人对那些可能困苦于严冬而没有温暖之处的人的关怀。这不仅是对景物描写的延伸,更是一种社会情感和同理心的表达。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丰富,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情感体验,将雪后世界的静谧与生命的脆弱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作者介绍
于石

于石
朝代:宋

元间婺州兰溪人,字介翁,号紫岩,更号两溪。貌古气刚,喜诙谐,自负甚高。宋亡,隐居不出,一意于诗。豪宕激发,气骨苍劲,望而知其为山林旷士。有《紫岩集》。
猜你喜欢

第六十九洛浦藏教颂

毕钵岩花晓带春,香风时结鹫峰层。

须知玉像瓶中塔,别有辉天鉴地灯。

(0)

第三十四米胡间悟颂

碧岫峰头借问人,指山穷处未安身。

虽然免得重阳令,争似灵苗不犯春。

(0)

凉轩

虚凉夺炎暑,因此得佳名。

终日琴棋乐,四时风月清。

捲帘对山色,攲枕听泉声。

桃李新栽植,花开政已成。

(0)

凉轩

潇洒吴夫子,搆轩山县中。

何曾知大暑,每到便清风。

林影乱不定,泉声咽复通。

微吟倾白酒,日月任西东。

(0)

樊山口二绝·其一

洲觜崭崭乱石排,濯风寒浪踏苍苔。

长江万里从西北,泻向幽人两足来。

(0)

寄邹泽民秘校

去年樽酒共论文,一别西园迹已陈。

终日城头忆王粲,清吟泽畔似灵均。

懒书已负交朋责,满秩初湔耳目尘。

万里江风秋思近,归心聊复借鲈莼。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