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岫峰头借问人,指山穷处未安身。
虽然免得重阳令,争似灵苗不犯春。
碧岫峰头借问人,指山穷处未安身。
虽然免得重阳令,争似灵苗不犯春。
这首诗以隐喻和象征的手法,探讨了人生与修行的深刻哲理。"碧岫峰头借问人",开篇便将读者引入一个神秘的自然景观之中,仿佛在暗示着人生的旅途充满了未知与探索。"指山穷处未安身",进一步描绘了人在追求真理或理想时的艰难与不确定,即便是在看似无路可走的地方,也依然要勇往直前。
"虽然免得重阳令",这里的"重阳令"可能暗指某种束缚或规则,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摆脱外在约束、追求内心自由的愿望。"争似灵苗不犯春",则以植物的生长为喻,强调了顺应自然规律、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性,即使在严冬之后,也要像春天的嫩苗一样,充满生机地成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和生命现象,寓言式地探讨了人生道路的选择、自我超越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主题,富有哲思,引人深省。
人物风流远。
忆当年、江东跌宕,知音南阮。
惯倚胡床闲寄傲,妥腹难凭琴桉。
妙制拥、银蟾光满。
千古不传谁好事,忽茂陵、金碗人间见。
轻擘动,思无限。
长安钗鬓春横乱。
仿规模、红绦带拨,媚深情浅。
安识高山流水趣,儿女空传恩怨。
使得似、支郎萧散。
听到三闾沈绝处,惨悲风、摇落寒江岸。
不肠断,也肠断。
船系钓台下,身寄碧云端。
胸中千古风月,笔下助波澜。
唤起羊裘仙魄,来伴蝉冠清影,星阁倚阑干。
上想中兴事,名节重於山。
濯沧浪,开玉鉴,照朱颜。
平生多少英气,直欲斩楼兰。
尽道诗书元帅,好作经纶上衮,勋业秉华丹。
霄汉展鸾翼,雷雨震龙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