睥睨胡天近,登临边树迷。
汉兵不到处,寒鸟向谁啼。
睥睨胡天近,登临边树迷。
汉兵不到处,寒鸟向谁啼。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王希元在雪后登临代州城楼的景象。"睥睨胡天近",展现了他们傲视边疆,眼前是辽阔的胡天,暗示了边塞的壮丽和紧张的军事氛围。"登临边树迷",则描绘了雪后的景色,树木在雪中变得模糊不清,增添了迷茫之感,也隐含着战争带来的动荡不安。
"汉兵不到处"表达了对边防力量的忧虑,意味着某些地方可能还未受到朝廷军队的控制,这可能是战事的延伸或边防的薄弱环节。"寒鸟向谁啼"以鸟儿的哀鸣反衬出人烟稀少的荒凉,进一步渲染了边地的寂寥和凄冷,也寓含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怀,既展示了边塞风光,又透露出对边防形势的忧虑,以及对百姓生活的同情,具有深厚的边塞诗特色。
高秋宛马肥,铁骑犯边陲。
披甲挽弓矢,大半汉中儿。
扰田拥双骑,攻堡挟长锥。
扬言今岁入,定欲寇京畿。
将军既传檄,士卒亦闻知。
李牧急收保,从古有良规。
然闻仁义士,救患不踰时。
禦强能设险,以寡在悬奇。
亦言将帅勇,不忧行伍疲。
孙武教宫嫔,一朝能死绥。
何为坐偃蹇,终岁不出师。
宝剑匣中泣,无乃久精思。
帘垂有影,院静无声,谁家待月阑干。
两点深颦,分付次第眉山。
薄妆乍侻,便低鬟、更自幽妍。
心事远,看转将瑶轸,尚怯春寒。
只有梅花知得,爱香生弦外,韵在丝前。
小立徘徊,肯教流响空烟。
人间尚留粉本,不愁他、轻误华年。
凝望处,想参横、依约未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