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客滞边州,回经万里秋。
感时频仗剑,望远欲登楼。
露下芙蓉湿,风生桂子浮。
淮王池馆近,何日幸同游。
迁客滞边州,回经万里秋。
感时频仗剑,望远欲登楼。
露下芙蓉湿,风生桂子浮。
淮王池馆近,何日幸同游。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边州,历经万里秋景的感慨与孤独。首联“迁客滞边州,回经万里秋”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所处环境,表达了远离故土、流放边疆的无奈与孤独。颔联“感时频仗剑,望远欲登楼”则展现了诗人面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远方的向往,通过持剑与登楼的动作,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激昂与渴望,也暗示了他可能的不屈与抗争。
颈联“露下芙蓉湿,风生桂子浮”运用自然景象来渲染氛围,露水滋润着芙蓉,微风吹拂着桂子,既描绘了边地秋夜的静谧与美丽,也暗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尾联“淮王池馆近,何日幸同游”则以对淮王池馆的向往,寄托了诗人对于友谊与归宿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与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与对自由与和谐生活的向往。
建勋各有志,而我齿已疏。
除书喜之子,试吏东海隅。
满怀贮忠义,陈编陋严徐。
平生困末路,龙蠖意不舒。
定交青云表,凛凛国士徒。
执颜肯顾我,曾未鄙非夫。
破愁有斯人,我邻知不孤。
危言解补天,决折已非图。
成名聊尔尔,国器自时须。
收功从兹始,良骥骛修途。
开樽稍黔突,惭愧饭与刍。
闭户待子归,看我所著书。
极目江涛,不有人焉,其能国乎。
伟故家风烈,激扬手段,平生践履,精密工夫。
冰漕功成,月卿召入,小却犹当登从涂。
斯行也,非纪纲省闼,定尹京都。猗欤。愿疾其驱。
弹指顷暑收秋又初。
向玉阶方寸,亲承温问,金城十二,细述嘉谟。
苕霅船边,藕花香里,念人在洞庭青草湖。
它年事,约携东老酒,附洛英图。
鸿禧主人,一闲半年,未尝厌闲。
谓有溪可钓,有田可秣,有兰堪佩,有菊堪餐。
羽檄秋风,胡笳夜月,多少勋名留汉关。
如今且,效樽罍北海,歌舞东山。门前。咫尺长安。
但只恐纶音催禁班。
把鹭鬓数茎,更因民白,鸥心一片,犹为君丹。
蓝绶儿痴,彩衣家庆,倦羽伶俜江汉还。
春光小,看庭闱岁岁,一笑梅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