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居诗二十四首·其四》
《山居诗二十四首·其四》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万境忘机是道华,碧芙蓉里日空斜。

幽深有径通仙窟,寂寞无人落异花。

掣电浮云真好喻,如龙似凤不须誇。

君看江上英雄冢,只有松根与柏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深山中的生活状态和心境。"万境忘机是道华"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超脱,已经达到一种淡然若忘的境界。"碧芙蓉里日空斜"则描绘了一种幽静的自然环境,其中"碧芙蓉"可能指的是荷花或其他绿色植物,而"日空斜"则表明时间的流逝和光阴的变换,给人以一种寂寞之感。

"幽深有径通仙窟"一句,让人联想到古代神话中隐士修炼成仙的传说,这里的"幽深"强调了山中的深邃和难以到达,而"有径通仙窟"则暗示着诗人可能在寻找或已经找到了一条通往精神世界的道路。

"寂寞无人落异花"进一步渲染了山中之寂寞,"异花"通常指的是稀奇的花朵,这里既可以理解为自然界中的罕见之物,也可以象征着诗人的独特情感和体验。

"掣电浮云真好喻,如龙似凤不须誇"这两句则充满了超脱与自信。"掣电浮云"形容的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可能是指诗人自身,也可能是对自然景观的一种比喻。而"如龙似凤"则是古代常用来形容英雄或杰出人物的词汇,这里使用它来表达诗人的自信和不需多言即可显露其非凡之处。

最后两句"君看江上英雄冢,只有松根与柏槎"则是一个转折。"江上英雄冢"指的是历史上英雄人物的墓葬,而"只有松根与柏槎"则表明这些曾经的辉煌如今只留下了自然界中不起眼的东西,这是一种对过往荣耀及其无常的反思,同时也是诗人对于现实世界与精神追求之间关系的一种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的超脱和对自然的融合,以及内心深处的宁静与自信。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老衲

老衲竟何为,坚坐理鹤发。

有时渴欲饮,汲碎寒潭月。

(0)

入山海关感赋

万里涂膏筑怨年,讵知二世祚随迁。

界分天地华夷限,计并山河日月绵。

堠吏千秋仍守钥,戍兵此日正防边。

风尘寂寞驱车入,望里閒愁起暮烟。

(0)

雨后偶成

微雨新晴后,高轩独坐秋。

众峰拔地起,远水接天流。

诗有江山助,吾来汗漫游。

疏狂成野性,甘狎海中鸥。

(0)

题蔚千荷庭·其二

浦鸟呕哑杂渔语,葭菼苍茫失幽处。

荡漾新荷透碧纱,烂漫清瑶洗烟绪。

桃笙含风生昼凉,匡床高枕游羲皇。

閒看浮云任舒卷,棹歌欲下闻沧浪。

(0)

训士吟·其十四

步出城东门,徘徊歧路旁。

东门何所有,历历种白杨。

秋风自西来,飒然起悲伤。

嗟此泉下人,安知非侯王。

造物无妍媸,有生同丧亡。

富贵固所欣,贫贱事亦常。

斯人正鹿鹿,金乌不停翔。

人非金石固,谁能得久长。

胡不惜嘉名,及时自奋强。

(0)

义羲号

仇池一隅世忠孝。宋家日月飞不到。

永初年间义羲号。当时彤弓与卢矢。

老臣自当臣晋死。我死善事新天子。

呜呼国亡不与亡。柴桑处士仇池王。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