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衲竟何为,坚坐理鹤发。
有时渴欲饮,汲碎寒潭月。
老衲竟何为,坚坐理鹤发。
有时渴欲饮,汲碎寒潭月。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和尚静坐修行的场景,充满了禅意与宁静之美。
"老衲竟何为,坚坐理鹤发。" 开篇以问句形式,引出老和尚的日常状态——静坐于禅房之中,梳理着稀疏的白发。这不仅是对老和尚外在形象的描绘,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平静与专注。
"有时渴欲饮,汲碎寒潭月。" 后两句则进一步展现了老和尚的生活细节。在口渴时,他汲水饮用,却意外地将月光映入水中,仿佛连月都被他汲取。这一细节不仅生动地表现了老和尚生活的简朴与自然,更寓意着他心灵的纯净与超脱,能够与自然和谐共处,甚至与宇宙万物相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老和尚在日常生活中所体现的禅宗精神——静心、简朴、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对宇宙真理的追求与领悟。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禅宗生活画卷,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道法自然”哲学思想的深刻体现。
陈广文,短而精悍才且俊,垂老远之新喻任。
中流扬舲张大帆,窄帽霜华照秋鬓。
我别楚乡今十年,梦想江山动游兴。
忆昨经览初,看山数去程。
泊舟娄江口,坐待南风兴。
长年三老椎大鼓,酾酒割牲祈降灵。
须臾挂席入扬子,东望淮沙海门紫。
鲸鱼吹浪波冥冥,不觉狼山去如驶。
舟行三日数百里,忽见金焦屹相峙。
铁瓮城颓壁垒荒,百战英雄嗟已矣。
晓行朱金沙,暮泊石头城。
不闻商女歌《玉树》,黄芦苦竹生秋声。
复溯长风沙,还经敷浅原。
落帆彭蠡渚,遥见香炉烟。
却忆仪真不数日,行尽长江十三驿。
番湖雨晴冰鉴开,白石青林映行色。
始离墟落见城市,高阁巍巍对山起。
摩娑铁柱吊旌阳,俯仰清风怀孺子。
三洲木落秋雨霜,閤皂玉笥青天双。
烟花万井照丹碧,石城百丈围清江。
范夫子,清江生。
视草登紫阁,看花游玉京。
子今往彼,我歌纪行。
范公虽仙典刑在,山川草木皆知名。
醉歌击珊瑚,君毋忧问途。
安得成宽辈,写作长江图。
《纪行歌送陈广文》【未知·袁华】陈广文,短而精悍才且俊,垂老远之新喻任。中流扬舲张大帆,窄帽霜华照秋鬓。我别楚乡今十年,梦想江山动游兴。忆昨经览初,看山数去程。泊舟娄江口,坐待南风兴。长年三老椎大鼓,酾酒割牲祈降灵。须臾挂席入扬子,东望淮沙海门紫。鲸鱼吹浪波冥冥,不觉狼山去如驶。舟行三日数百里,忽见金焦屹相峙。铁瓮城颓壁垒荒,百战英雄嗟已矣。晓行朱金沙,暮泊石头城。不闻商女歌《玉树》,黄芦苦竹生秋声。复溯长风沙,还经敷浅原。落帆彭蠡渚,遥见香炉烟。却忆仪真不数日,行尽长江十三驿。番湖雨晴冰鉴开,白石青林映行色。始离墟落见城市,高阁巍巍对山起。摩娑铁柱吊旌阳,俯仰清风怀孺子。三洲木落秋雨霜,閤皂玉笥青天双。烟花万井照丹碧,石城百丈围清江。范夫子,清江生。视草登紫阁,看花游玉京。子今往彼,我歌纪行。范公虽仙典刑在,山川草木皆知名。醉歌击珊瑚,君毋忧问途。安得成宽辈,写作长江图。
https://shici.929r.com/shici/BPz2KfxP.html
仓颉史籀世既远,斯冰徐张称善书。
有元绝华部与赵,俗工纷纷讹鲁鱼。
铁锥画沙钗折股,会稽峄山化黄土。
尚幸新泉丹井存,更有吴兴能复古。
鸿都石经劫火焚,枣木翻刻随飞尘。
三碑矹硉许昌里,字画犹为人见珍。
青城先生虞阁老,远继中郎名誉早。
后来更数萧与杨,一代规模尽完好。
云间李生尤绝奇,凡将尉律幼所师。
商盘周诰秦汉石,临摹扫秃千毛锥。
偶来相见娄江沚,自云铁厓铁限亲曾履。
东家金多招不起,门外求书日成市。
慈亲倚门来告归,既酌以酒仍赠诗。
嗟子潦倒丘壑里,迟子铭功书鼎彝。
十年不到广陵城,依旧琼芳弄晚晴。
绣被土砖于阗寺,宝装刀剑镇南营。
楼飘箫鼓云中响,地接烟花日外明。
小杜风流今寂寞,谁携红袖按新声?
长江天险隔南徐,千古英雄恨有余。
《玉树》歌残龙虎地,锦帆船下斗牛墟。
柳迷竹浦寒鸦聚,水漫雷塘野老渔。
欲吊文章贤太守,山堂零落昔年书。
参差吹作凤皇鸣,廿四桥头璧月明。
不把琼芳祠后土,还持彩笔赋芜城。
小楼窈窕低金缕,别馆蒲桃下玉罂。
醉写乌丝遗所爱,风流仿佛记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