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补乐歌十首·其七咸池》
《补乐歌十首·其七咸池》全文
唐 / 元结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先]韵

元化油油兮,孰知其然。至德汩汩兮,顺之以先。

元化浘浘兮,孰知其然。至道泱泱兮,由之以全。

(0)
注释
元化:自然的变化和生成。
油油:形容生机勃勃、润泽的样子。
孰:谁。
然:这样,如此。
至德:最高的道德或法则。
汩汩:形容水流不断或道德深入人心的样子。
顺之:顺应它。
以先:在先,首要。
元化浘浘:万物生长繁茂。
浘浘:形容生长旺盛。
至道:至高无上的道理或原则。
泱泱:广大无边的样子。
由之:遵循它。
以全:来保持完整。
翻译
万物生长润泽啊,谁能理解这道理。
最高美德流淌啊,顺应它才能完整。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哲理与意境的古诗,语言简洁而深邃。诗人通过对“元化”和“至道”的描绘,表达了对宇宙根本法则及其运行方式的思考。

“元化油油兮,孰知其然。” 这两句以“元化”为起点,形容一种难以言传、流动不息的状态。这里,“元化”指的是最原始、本质的变化与发展规律,而“孰知其然”则表达了一种对这种法则本质的好奇和探究之情。

接着,“至德汩汩兮,顺之以先。” “至德”意味着最高的道德标准或宇宙秩序,而“汩汩”形容其运行状态。“顺之以先”则表明了遵循这一法则的重要性,是一种对自然和谐相处的提倡。

再次,“元化浘浘兮,孰知其然。” 这两句与前面类似,又一次强调了这种本质变化是难以完全理解的神秘存在。

最后,“至道泱泱兮,由之以全。” “至道”同样指向最高的宇宙法则或真理,而“泱泱”形容其广大无边的状态。“由之以全”则意味着遵循这一法则可以达到完美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重复,强调了顺应自然规律、宇宙秩序的重要性。这样的哲思在中国古代思想中颇为常见,特别是在道家和儒家的教义中。

作者介绍
元结

元结
朝代:唐   字:次山   号:漫叟   籍贯:河南鲁山   生辰:719~772年

元结(719-772年),字次山,号漫叟、聱叟、浪士、漫郎,唐代道家学者。原籍河南(今河南洛阳),后迁鲁山(今河南鲁山县),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道家思想对元结影响深远。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
猜你喜欢

中秋后一夕朱生新婚于蒋以箑乞诗因赠

平分秋色问婵娟,月半初过月又圆。

人与佳期俱二八,花从结子各三千。

蒋山眉□金陵黛,朱草阶生玉树妍。

聊赠新词障纱扇,莫教含笑太真前。

(0)

真相寺登大悲阁唱和诗遥和黄梅南和尚范隐君文白·其一

久慕云山侣,招携惬素心。

论诗来净社,登阁散春阴。

相对寥天阔,无言命啸深。

三人成一笑,初月上高林。

(0)

上巳阁望

杏花雨歇鸟争啼,绿过河桥西复西。

正是倚阑凝望处,碧天无际纸鸢低。

(0)

破颜和尚将辞精资圣禅林复还山中赋此招之资圣寺为晋右将军戴威舍宅·其二

偶来尘刹论风幡,瓦砾随缘亦闭门。

壁观便同嵩少室,布金何处给孤园。

秋深落木诸方静,月出山空万象存。

莫效堂头频骂祖,应知师利久忘言。

(0)

冷仙亭晚眺

冷谦湖海士,游戏狎真皇。

跌宕公卿侧,栖迟日月傍。

无人知道术,妙解寄宫商。

元放形潜隐,壶公迹善藏。

昔时遗躅在,古庙草痕长。

水阁含飞动,烟云蔼郁苍。

鱼沉惊野客,鸟下集虚堂。

物外寻仙侣,空传有禁方。

丹砂滋卉药,烟雨媚鸳央。

白发愁难扫,黄冠老自伤。

泥涂淹岁晚,霄汉欲飞翔。

会访安期去,沧溟吾故乡。

(0)

和骏孙四首·其四莲池塔

导师遗密记,斋磬粥鱼知。

水族通经偈,渔人断网丝。

花开心印在,云灭度生迟。

塔院松风里,山猿礼六时。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