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观梅次西涯韵》
《观梅次西涯韵》全文
明 / 吴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带雪移来竹外枝,藏深犹恐或伤之。

百花头上应先发,二月江南已过时。

莫向高楼吹玉笛,秪宜东阁赋新诗。

广平纵使心如铁,相对宁辞酒满卮。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梅花的独特情感与欣赏。首句“带雪移来竹外枝”,生动地展现了梅花在冬日雪中独立的姿态,仿佛从竹林之外悄然移来,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高洁。接着,“藏深犹恐或伤之”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呵护之情,担心外界的伤害,体现了对自然美的珍视和保护。

“百花头上应先发,二月江南已过时”两句,对比了梅花与春花的不同节奏,梅花在百花之前绽放,却在二月江南的时节已经过去,突出了梅花独树一帜的风骨与时间的错位美。这种独特的开放时间,赋予了梅花一种超脱世俗的气质。

“莫向高楼吹玉笛,秪宜东阁赋新诗”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诗人劝诫不应在高楼之上吹奏哀怨的玉笛,而是在东阁这样的雅致之地,以诗歌的形式赞美梅花,表达了对梅花的敬仰与赞美之情。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追求,也暗示了梅花与文人雅士之间精神上的共鸣。

最后,“广平纵使心如铁,相对宁辞酒满卮”两句,运用典故,借广平侯赵广汉的故事,表达了即使面对再冷酷的人,面对如此高洁的梅花,也会被其魅力所打动,愿意放下心中的防备,甚至举杯共饮,享受这份难得的自然之美。这不仅是对梅花的赞美,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的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梅花的高洁与独特之美,以及诗人对其深深的敬仰与赞美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艺术与人性之间深刻联系的思考。

作者介绍

吴俨
朝代:明

吴俨(1457-1519),字克温,号宁庵,南直隶宜兴县人(今江苏宜兴)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讲学士,掌南京翰林院。正德二年(1507),忤刘瑾被夺职。刘瑾败,吴俨复官历礼部左、右侍郎。正德十一年,进南京礼部尚书。正德十三年,吴俨率大臣上疏谏阻武宗北游宣府、大同。正德十四年五月初十日卒于位,年六十三,赠太子少保,谥文肃。有《吴文肃公摘稿》。
猜你喜欢

山中夜坐怀田先生

老厌虫鱼技,贫甘鹿豕群。

残灯昏夜雨,落木响寒云。

烽远惊时见,钟疏坐不闻。

道南犹可仰,天未丧斯文。

(0)

食鱼呈刘河泊·其三

病来物物不入口,最想波鳞芼涧蔬。

紫鲤上盘煮白雪,加餐愿看腹中书。

(0)

题宣和画鹅雏卷·其二

宴安花木应成癖,游戏翎毛思有馀。

内苑养雏何所赐,右军能写道家书。

(0)

赋绯菊

丹砂窃服驻秋容,便与东篱景不同。

徒有赭颜承雨露,苦无清节傲霜风。

极知妩媚随人易,祗恐繁华过眼空。

处士欲言何足辨,南山正落酒杯中。

(0)

酬答启东明上人诗画之惠

上人自是赞休徒,风雨重逢世事殊。

竹寺每怀尊宿健,草堂能忆故人无。

三年艾起烟霞疾,八法书存竹石图。

他日相思回首处,白云千丈一峰孤。

(0)

求河泊刘昌期贡馀茶·其一

苍颜白发未投閒,祇讶名兼吏隐难。

月校舟缗留渡口,春催茶贡住林间。

何年天禄然藜杖,旧日霜台借铁冠。

圣代于今偏敬老,几人半俸卧柴关。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