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遗密记,斋磬粥鱼知。
水族通经偈,渔人断网丝。
花开心印在,云灭度生迟。
塔院松风里,山猿礼六时。
导师遗密记,斋磬粥鱼知。
水族通经偈,渔人断网丝。
花开心印在,云灭度生迟。
塔院松风里,山猿礼六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佛门生活画卷。诗人彭孙贻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侣们的生活状态与精神追求。
首句“导师遗密记”,暗示了高僧留下深奥的教诲,为后世指引方向。接下来,“斋磬粥鱼知”描绘了僧侣们日常生活的简朴与虔诚,通过敲响斋钟、享用素食来表达对佛法的敬畏与实践。
“水族通经偈,渔人断网丝”两句,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生物与佛教教义联系起来,水族通达佛法,渔人放下渔网,象征着众生皆可觉悟,摆脱束缚,走向解脱。
“花开心印在,云灭度生迟”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花朵开放,心印显现,云朵消散,生命得以延续,表达了佛法的无边智慧与生命的永恒循环。
最后,“塔院松风里,山猿礼六时”将场景推向静谧的塔院,松风轻拂,山中猿猴似乎也在遵循着每日的修行时刻,营造出一种和谐共生、万物皆有灵性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僧侣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佛教中关于修行、觉悟和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对禅宗精神的向往。
往年九日菊未花,今年九日花尽嘉。
霜前寒蕊重重好,滁山不把龙山誇。
反扃官舍白日静,对汝悠悠两形影。
举杯相酹还自酬,花神醉未谁能省。
何处登高可披豁,茱萸更向花前掇。
不柰秋风生客愁,雁行吹断江天阔。
台星瑞世累朝来,鼎立春风寿域开。
宿德已为天下老,流芳还拟岁寒梅。
题名三百元同榜,入会儿孙几举杯。
乐事也知须尽兴,疏帘迟日任西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