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骨云门白玉山。山光千丈落毫端。
姓名先挂烂银盘。
编简馨香三万卷,未应造物放君闲。
功成却恐退身难。
寿骨云门白玉山。山光千丈落毫端。
姓名先挂烂银盘。
编简馨香三万卷,未应造物放君闲。
功成却恐退身难。
这首诗名为《寿骨》,作者是金代的蔡松年。诗中以"寿骨云门白玉山"起笔,形象地描绘了一幅骨骼如玉、高洁清峻的画面,暗示寿者的长寿与品格。"山光千丈落毫端"进一步运用夸张手法,将山的壮丽景色浓缩在笔墨之间,展现出诗人的才情和对寿者的赞美。
"姓名先挂烂银盘"一句,寓意寿者的声名显赫,如同名字被刻在熠熠生辉的银盘之上,象征着其地位和成就。接下来的"编简馨香三万卷"则形容寿者学问深厚,藏书丰富,书香四溢,显示出其学识的广博。
然而,诗人并未止于赞美,而是担忧"未应造物放君闲",担心这样的才德之士会被命运闲置不用,暗示了对寿者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或困境的忧虑。最后以"功成却恐退身难"作结,表达了对寿者功成名就后可能难以全身而退的隐忧,寓含了对仕途或人生道路的深沉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既赞美了寿者的才华和成就,又揭示了人生的复杂与不易,体现了蔡松年独特的诗歌风格。
洞庭雨山浮具区,金庭玉柱仙所都。
翰林王君列仙儒,住隔万顷玻璃湖。
洪涛巨浪相吞屠,我欲从之老命虞。
海东文侯眼孔大,视之不与坳堂殊。
眼中之人不可呼,翩然往就乔之凫。
文侯文侯实尹吴,所治百里山水俱。
山灵河伯受约束,疑为后拥仍前驱。
高登莫釐尽奇观,云古未始今当无。
白波青嶂坐可挹,红妆细马来敢污。
两人傲睨万象表,但恐笑语天人狙。
挥毫抚景间杯酌,作文竞与山描摹。
湖山洵美我未识,翻意斯文相厚诬。
缘文作画强鄙夫,正如擿埴求其途。
茫茫意会复有咏,长安西笑何其迂。
有生不游山亦诮,手搔白发吁嗟乎。
秋凉我所爱,人情与时宜。
因念康节言,还眷康乐嬉。
杖屦足济胜,出门随所之。
举睇达遐迩,山水陈高卑。
洞庭吹白波,落木不可持。
我特览明镜,因之悲素丝。
素丝不复玄,物变咸有时。
亟欲学神仙,早悯气血衰。
羡彼南山色,青青无老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