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肯来忘暑月,两旬轻举薄云霄。
非关汉水鱼盈钓,不为宜城酒满瓢。
方外采真欣淡泊,人间知足得逍遥。
高风可是陶彭泽,归去田园为折腰。
一传肯来忘暑月,两旬轻举薄云霄。
非关汉水鱼盈钓,不为宜城酒满瓢。
方外采真欣淡泊,人间知足得逍遥。
高风可是陶彭泽,归去田园为折腰。
这首宋朝华镇所作的《高风》,以淡泊与知足为主题,描绘了一幅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画面。
首联“一传肯来忘暑月,两旬轻举薄云霄”描绘了主人公在炎炎夏日中,不被外界环境所困扰,轻松地飞升至云端,象征着心灵的自由与超越。这里的“一传”可能指一种特定的仪式或信号,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某种召唤或觉醒。
颔联“非关汉水鱼盈钓,不为宜城酒满瓢”则进一步阐述了主人公的志趣不在物质的获取或享乐上。他不是为了汉水中的丰富鱼类而垂钓,也不是为了宜城的美酒而沉醉,这表明他的追求超越了世俗的欲望,更倾向于精神层面的满足。
颈联“方外采真欣淡泊,人间知足得逍遥”表达了主人公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足常乐态度的赞赏。在“方外”(即超脱世俗的地方)采撷真正的快乐,在人间懂得满足,就能获得心灵的自由与逍遥。
尾联“高风可是陶彭泽,归去田园为折腰”引用了陶渊明(字彭泽)的例子,表达了主人公愿意效仿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心愿。陶渊明以其高洁的品格和对自然的热爱,成为了后世文人追求理想生活和精神自由的典范。在这里,“折腰”意味着屈身、低头,但在此处却是以谦逊的姿态回归自然,象征着对真正自由和平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高风》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作者对于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与精神自由的向往,以及对古代文人如陶渊明般生活态度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