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阙归藩路欲分,水边风日半西曛。
荆王枕上原无梦,莫枉阳台一片云。
背阙归藩路欲分,水边风日半西曛。
荆王枕上原无梦,莫枉阳台一片云。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词人李商隐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从鉴赏角度来看,这四句话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情境和意象。
"背阙归藩路欲分":这里的“阙”指古代宫殿前的望阙,“藩”则是藩篱,常用以比喻边疆或地方的屏障。诗人通过“背阙归藩路欲分”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即将告别都城返回边远地区任职的心情。
"水边风日半西曛":这句中,“水边”营造出一种静谧的自然环境,“风日半西曛”则传递了一天渐渐落幕、阳光西斜的情景,给人以淡淡哀愁之感。
"荆王枕上原无梦":“荆王”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位人物或地点,这里用来比喻远方的友人。诗人表达了自己夜晚躺在枕头上,心中虽然思念远方的朋友,但却一片茫然,没有梦境可以带他与友人相会。
"莫枉阳台一片云":“阳台”常用以指高楼或望台,“一片云”则象征着诗人的思绪。这里诗人通过“莫枉阳台一片云”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站在高处眺望,心中却只有一片迷离的云,暗喻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不易实现的相见之愿。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以及因距离而生的孤独与寂寞。
青青色堪染,欲辨不知名。
根阴托乳鱼,水底抽新萌。
康乐池上咏,独与春梦成。
苑树天边雨露匀,群公偷看锦丛新。
眼穿欲折无由折,赏到人间不是春。
古圣通物宜,揉斲资粒食。
稼穑尽民勤,垦耕穷地方。
推化本神农,维时思后稷。
我老欲归田,兹器已先识。
西南产修竹,色异东筠绿。
裁笔映檀唇,引枝宜凤宿。
移从几千里,不改生幽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