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违北地,万里向南翔。
河洲花稍白,关塞叶初黄。
避缴风霜劲,怀书道路长。
水流疑箭动,月照似弓伤。
横天无有阵,度海不成行。
会刷能鸣羽,还赴上林乡。
三秋违北地,万里向南翔。
河洲花稍白,关塞叶初黄。
避缴风霜劲,怀书道路长。
水流疑箭动,月照似弓伤。
横天无有阵,度海不成行。
会刷能鸣羽,还赴上林乡。
诗人以深情怀念远方的亲友,描绘了秋天北地的萧瑟与南方的遥远。河岸上的花朵开始变白,而关隘间的叶子初现黄色,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出季节更替的意象。
诗中“避缴风霜劲,怀书道路长”表达了诗人在严寒中避开锋利的北风,内心却充满对远方亲友的情思。书信成了唯一可以跨越距离的心灵纽带,但即便如此,也显得道路无比漫长。
“水流疑箭动,月照似弓伤”则是诗人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内心的忧虑和悲哀。水流如箭一般射向远方,而明亮的月光下,甚至连空中的弓影也显得伤感。
“横天无有阵,度海不成行”更深化了诗人无法前往南方与亲友相会的无奈。尽管心中有着横穿天际的壮志,但现实却是无法渡过那片广阔的大海。
最后,“会刷能鸣羽,还赴上林乡”则透露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精神的情怀。诗人通过比喻一只能够在空中鸣叫的鸟儿,再次表达了对归乡、回自然界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精巧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将远行者对故土的思念与自然景象紧密结合,展现了一幅幅动人心魄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