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绛州园池》
《绛州园池》全文
宋 / 范仲淹   形式: 古风

绛台史君府,亭阁参园圃。

一泉西北来,群峰高下睹。

池鱼或跃金,水帘长布雨。

怪柏锁蛟虬,丑石斗貙虎。

群花相倚笑,垂杨自由舞。

静境合通仙,清阴不知暑。

每与风月期,可无诗酒助。

登临问民俗,依旧陶唐古。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àngzhōuyuánchí
sòng / fànzhòngyān

jiàngtái使shǐjūntíngcānyuán

quán西běiláiqúnfēnggāoxià

chíhuòyuèjīnshuǐliáncháng

guàibǎisuǒjiāoqiúchǒushídòuchū

qúnhuāxiāngxiàochuíyángyóu

jìngjìngtōngxiānqīngyīnshǔ

měifēngyuèshījiǔzhù

dēnglínwènmínjiùtáotáng

翻译
在深红色的官署史君府中,亭台楼阁错落于园林之中。
一条泉水从西北方向流来,四周的山峰高低起伏尽收眼底。
池塘中的鱼儿偶尔跃出水面,像闪烁的金币;水帘不断洒下雨水。
奇特的柏树仿佛锁住了蛟龙,丑陋的石头仿佛在与貙虎争斗。
各种花朵相互依偎,随风摇曳,柳树自由自在地起舞。
这宁静的环境仿佛通往仙境,清冷的树荫让人忘却酷暑。
我常常期待着风月相伴,怎能没有诗酒作陪呢。
登高望远,询问民间风俗,这里依然保留着古老的陶唐遗风。
注释
绛台:深红色的官署。
史君府:古代官员的府邸。
参园圃:交错分布于园林中。
群峰:多座山峰。
池鱼:池塘里的鱼。
水帘:瀑布或流水形成的帘幕。
怪柏:奇特形状的柏树。
貙虎:猛兽,貙为小兽,虎为大兽。
群花:各种各样的花朵。
垂杨:垂柳。
静境:宁静的环境。
清阴:清凉的树荫。
风月:自然景色,代指美好时光。
登临:登山或登高望远。
民俗:民间风俗习惯。
陶唐:古代盛世,这里指古代淳朴的社会风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所作的《绛州园池》。诗中描绘了绛台史君府中的园林景色,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园池的精致与自然之美。诗人先从整体布局入手,提到了亭阁与园圃的相互映衬,然后聚焦于西北涌来的泉水和周围高低错落的山峰,展现出山水的灵动与壮观。

接着,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池塘中的游鱼跃动,以及水帘如雨般洒落,营造出生机盎然的氛围。园内的怪柏仿佛锁住蛟龙,丑石似与貙虎争雄,群花竞相绽放,垂杨随风起舞,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富有动态的画面。

诗人进一步强调此地的超凡脱俗之感,仿佛与仙境相通,清幽的环境令人忘却暑热。他期待在这样的美景中,与风月相伴,以诗酒为侣,享受生活的雅趣。最后,诗人借登临之机,询问民间风俗,发现这里依然保留着古朴的陶唐遗风。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写景抒怀的方式,赞美了绛州园池的自然之美和淳朴民风,体现了范仲淹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作者介绍
范仲淹

范仲淹
朝代:宋   字:希文   生辰:989-1052年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
猜你喜欢

忆弟二首·其二

忽忆他时襄水上,恶风半夜撼春雷。

舟人捩舵声同泣,客子扶床面已灰。

仰荷皇天全薄命,信知浮世等轻埃。

汝今归去复何似?回首世途诚险哉。

(0)

己亥杂诗·其二一八

随身百轴字平安,身世无如屠钓宽。

耻学赵家臣宰例,归来香火乞祠官。

(0)

苍水

廿年苦节何人似,得此全归亦称情。

废寺醵钱收弃骨,老生秃笔记琴声。

遥空摩影狂相得,群水穿礁浩未平。

两世雪交私不得,只随众口一闲评。

(0)

西湖杂诗

鱼羹宋嫂六桥无,原是樊楼旧酒垆。

宣索可怜停玉食,官家和泪话东都。

(0)

题郎世宁画马

伯乐今难遇,谁空冀北群。

横风嘶逸韵,意气欲凌云。

(0)

满庭芳.蜀山谒东坡书院

水拍晴桥,山衔春店,飞花落絮悠飏。

打鱼放鸭,四月好年光。

此地林峦绝胜,家家足、碧涧幽篁。

斜坡上,碎瓻败甓,零乱补围墙。鸣榔。

思往事,峨嵋仙客,曾驻吾乡。

惹溪山千载,姓氏犹香。

今日紫姑圣女,喧村赛、画鼓明妆。

残碑在,独怜野草,渐没古祠堂。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