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拍晴桥,山衔春店,飞花落絮悠飏。
打鱼放鸭,四月好年光。
此地林峦绝胜,家家足、碧涧幽篁。
斜坡上,碎瓻败甓,零乱补围墙。鸣榔。
思往事,峨嵋仙客,曾驻吾乡。
惹溪山千载,姓氏犹香。
今日紫姑圣女,喧村赛、画鼓明妆。
残碑在,独怜野草,渐没古祠堂。
水拍晴桥,山衔春店,飞花落絮悠飏。
打鱼放鸭,四月好年光。
此地林峦绝胜,家家足、碧涧幽篁。
斜坡上,碎瓻败甓,零乱补围墙。鸣榔。
思往事,峨嵋仙客,曾驻吾乡。
惹溪山千载,姓氏犹香。
今日紫姑圣女,喧村赛、画鼓明妆。
残碑在,独怜野草,渐没古祠堂。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乡村春景图。"水拍晴桥,山衔春店"写出了雨后春水潺潺,山色与小店相映成趣的清新景象。"飞花落絮悠飏"则捕捉了春天飘落的花瓣和柳絮轻盈的姿态。接下来,词人描述了渔民和牧童的田园生活,赞美了四月的宜人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
"林峦绝胜,家家足、碧涧幽篁"进一步渲染了山间的宁静与秀美,而"斜坡上,碎瓻败甓,零乱补围墙"则透露出一种质朴的乡村气息,显示出岁月的痕迹。
下半部分,词人引入了历史典故,提及峨嵋仙客(可能指苏东坡)曾在此地居住,增添了地方的文化底蕴。"紫姑圣女"和"画鼓明妆"描绘的是当地节日的热闹场景,而"残碑在,独怜野草,渐没古祠堂"则流露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整体来看,陈维崧的《满庭芳·蜀山谒东坡书院》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蜀地的山水风光,融合了历史人文与民俗风情,展现了词人的怀旧之情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