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踏莎行·其三秋》
《踏莎行·其三秋》全文
清 / 袁绶   形式: 词  词牌: 踏莎行

霜老空林,霞烧远岫。井梧摇落西风骤。

东篱黄菊又堆金,当筵谁劝茱萸酒。

心较云闲,人如花瘦。六铢衣薄凉初透。

小楼容易入深宵,薰炉倚暖香凝袖。

(0)
鉴赏

这首《踏莎行·其三·秋》由清代诗人袁绶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的静谧画卷。

首先,“霜老空林,霞烧远岫。”霜染的老林,如同白发苍苍的老人,静静地伫立在秋风中;而远处的山峦,被晚霞映照得如同燃烧的火焰,绚烂而壮观。这两句以霜和霞为引子,勾勒出秋天特有的景象,既有岁月的沧桑感,又有自然界的壮丽美。

接着,“井梧摇落西风骤。”井边的梧桐树在急促的西风中摇曳,落叶纷飞,预示着秋天的寒意已至。这一句通过梧桐树的动态,形象地表现了秋风的猛烈与季节的更替。

“东篱黄菊又堆金,当筵谁劝茱萸酒。”东边的篱笆旁,黄菊盛开,如同黄金堆积,展现出秋天的丰饶与美丽。宴会之上,有人举杯劝饮茱萸酒,这不仅增添了节日的气氛,也体现了古人对秋季的特殊情感和习俗。

接下来,“心较云闲,人如花瘦。”内心如同悠闲的白云,轻盈自在;而人则像花朵般纤细,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这两句将人的内心世界与自然景象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与自然永恒的感慨。

最后,“六铢衣薄凉初透,小楼容易入深宵,薰炉倚暖香凝袖。”穿着轻薄的六铢衣,感受到初秋的凉意;夜幕降临,小楼中容易进入深沉的夜晚。薰炉散发的香气温暖而持久,仿佛能凝结在袖口,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秋日场景,既有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袁绶
朝代:清

浙江钱塘人,字紫卿。袁枚孙女。幼读祖父诗,辄怡然意开。所为诗沉著痛快,无闺阁气。有《簪芸阁诗稿》。
猜你喜欢

癸卯初度自五羊之曹溪舟中作

今朝五十八,明日五十九。

未来不可思,过去何所有。

世相空里花,毁誉镜中丑。

不推羊鹿车,喜随牛马走。

自愧膝穿芦,却怪肘生柳。

发散少冠束,面厚多尘垢。

战退生死军,打碎无明臼。

使尽老婆心,笑破虚空口。

两岸既不容,中流非所守。

来往任风波,去住绝偕耦。

天际望长安,寒空一回首。

回首问时人,谁是侬家友。

(0)

六咏诗·其六生死

生死不流转,流转非生死。

若实不流转,生死无穷已。

谛观流转性,流转当下止。

不见流转心,是真出生死。

(0)

春雪

江南二月正多春,雨雪痴酣似醉人。

迷杀北归江上雁,百花楼外一声新。

(0)

题顾定之竹画

吴下曾逢顾定之,十年长记别来时。

萧萧白发江南思,谁解尊前唱《竹枝》?

(0)

喜友过新居

柴门不向小溪开,西阜山多称不才。

拄丈前村新雨后,故人东郭买舟来。

山瓢远慰何多幸,竹径相逢第一回。

从此熟来溪上路,莫教行迹有莓苔。

(0)

送一源藏主行脚

之子事行脚,正当年少时。

汲瓶寻活水,挂锡选高枝。

山向多边看,云从几处期。

西湖柳花里,欲别更迟迟。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