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亦人间失母人,秋庭题画更酸辛。
拒霜红后花如昨,率野黄时草不春。
经国四方成晚孝,为儿一日识天伦。
固知锡类君能及,应念征夫各有亲。
我亦人间失母人,秋庭题画更酸辛。
拒霜红后花如昨,率野黄时草不春。
经国四方成晚孝,为儿一日识天伦。
固知锡类君能及,应念征夫各有亲。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黄节所作,题为《题秋庭晨课图》,表达了诗人对失去母亲的深深哀思和对家庭亲情的怀念。首句“我亦人间失母人”,直接抒发了诗人自身的丧母之痛,将自己置于与普通人的共鸣之中。接下来,“秋庭题画更酸辛”描绘了在凄凉的秋季,诗人面对画作,触景生情,内心更加酸楚。
“拒霜红后花如昨,率野黄时草不春”两句,通过写秋天的景色,暗示时光流转,但母亲离去后的家庭氛围却仿佛停滞在了昔日的温暖中,即使菊花依然盛开,草木依旧黄萎,却失去了春天般的生机。诗人借此表达对母亲的思念和对家的眷恋。
“经国四方成晚孝,为儿一日识天伦”转而抒发对母亲教育的感激和对家庭责任的认识,诗人意识到,尽管母亲不在,自己仍需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尽晚年的孝道,理解并体验到家庭亲情的真谛。
最后两句“固知锡类君能及,应念征夫各有亲”,诗人感慨,虽然自己失去了母亲,但理解到世间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如同金属锡一般深厚,他希望读者也能体谅在外征战的人同样有家有亲人,表达了对普天下家庭的关怀和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