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冬归襄城弊居》
《初冬归襄城弊居》全文
宋 / 欧阳修   形式: 排律  押[删]韵

日落原野晦,天寒闾市闲。

牛羊远陂去,鸟雀空檐间。

凭高植藜杖,旷目瞻前山。

垄麦风际绿,霜鸦村外还。

禾黍日已熟,杯酒聊开颜。

酣歌岁云暮,寂寞向柴关。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ūdōngguīxiāngchéng
sòng / ōuyángxiū

luòyuánhuìtiānhánshìxián

niúyángyuǎnbēiniǎoquèkōngyánjiān

pínggāozhízhàngkuàngzhānqiánshān

lǒngmàifēng绿shuāngcūnwàihái

shǔshúbēijiǔliáokāiyán

hānsuìyúnxiàngcháiguān

翻译
夕阳沉落在广阔的田野上,天色渐暗,城市街头显得冷清。
牛羊群远离山坡,鸟雀在空荡的屋檐间飞翔。
我倚杖登高,远望前方的山峦。
田间的麦穗在风中摇曳,呈现出绿色,寒鸦从村庄外飞回。
谷物已经成熟,暂且举杯,略表欢颜。
畅饮高歌,时光接近年终,心中充满寂寥,向着柴门归去。
注释
日落:傍晚的太阳。
原野:广阔的田野。
晦:昏暗。
天寒:天气寒冷。
闾市:街市。
闲:安静。
陂:山坡。
鸟雀:小鸟和麻雀。
空檐间:空荡的屋檐。
藜杖:藜木拐杖。
旷目:极目远眺。
前山:前方的山。
垄麦:田垄上的麦子。
风际绿:在风中变绿。
霜鸦:寒鸦。
村外还:从村庄外归来。
禾黍:泛指谷物。
熟:成熟。
聊开颜:暂且露出笑容。
酣歌:痛饮高歌。
岁云暮:一年将尽。
寂寞:孤独。
柴关:柴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冬时节诗人归乡的情景。首句"日落原野晦",写傍晚时分,田野暗淡下来,天色渐晚。"天寒闾市闲"则点出天气转冷,街市也显得格外宁静。"牛羊远陂去,鸟雀空檐间"进一步描绘乡村景象,牛羊归栏,鸟雀归巢,万物皆知时节变迁。

"凭高植藜杖"诗人登高倚杖,放眼望去,"旷目瞻前山",展现了他悠然自得的心情。"垄麦风际绿",虽然麦田被风吹过,但绿色依然可见,显示出丰收在望的希望。"霜鸦村外还",乌鸦归巢,更添一丝秋意。

"禾黍日已熟,杯酒聊开颜",诗人感叹庄稼成熟,借酒抒怀,暂且忘却生活的艰辛。"酣歌岁云暮",在年终岁尾,诗人放声歌唱,尽情欢愉。最后,"寂寞向柴关",表达了在归家途中,尽管孤独,但内心充满期待与满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冬乡村的宁静与丰收,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生活的感慨。

作者介绍
欧阳修

欧阳修
朝代:宋   字:永叔   号:醉翁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生辰:1007-1072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猜你喜欢

辱牛仆射一札寄诗篇遇物寄怀情

风云聚散期难定,鱼鸟飞沈势不同。

(0)

劝酒十四首.不如来饮酒七首·其一

莫隐深山去,君应到自嫌。

齿伤朝水冷,貌苦夜霜严。

渔去风生浦,樵归雪满岩。

不如来饮酒,相对醉厌厌。

(0)

浔阳岁晚寄元八郎中庾三十二员外

阅水年将暮,烧金道未成。

丹砂不肯死,白发自须生。

病肺惭杯满,衰颜忌镜明。

春深旧乡梦,岁晚故交情。

一别浮云散,双瞻列宿荣。

螭头阶下立,龙尾道前行。

封事频闻奏,除书数见名。

虚怀事僚友,平步取公卿。

漏尽鸡人报,朝回幼女迎。

可怜白司马,老大在湓城。

(0)

醉送李二十常侍赴镇浙东

靖安客舍花枝下,共脱青衫典浊醪。

今日洛桥还醉别,金杯翻污麒麟袍。

喧阗夙驾君脂辖,酩酊离筵我藉糟。

好去商山紫芝伴,珊瑚鞭动马头高。

(0)

和刘汝州酬侍中见寄长句因书集贤坊胜事戏而问之

洛川汝海封畿接,履道集贤来往频。

一复时程虽不远,百馀步地更相亲。

朱门陪宴多投辖,青眼留欢任吐茵。

闻道郡斋还有酒,花前月下对何人。

(0)

劝酒十四首.何处难忘酒七首·其六

何处难忘酒,青门送别多。

敛襟收涕泪,簇马听笙歌。

烟树灞陵岸,风尘长乐坡。

此时无一盏,争奈去留何。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