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难忘酒,青门送别多。
敛襟收涕泪,簇马听笙歌。
烟树灞陵岸,风尘长乐坡。
此时无一盏,争奈去留何。
何处难忘酒,青门送别多。
敛襟收涕泪,簇马听笙歌。
烟树灞陵岸,风尘长乐坡。
此时无一盏,争奈去留何。
这是一首描绘离别之情的诗,通过对酒的记忆来表达对往昔美好时光的难以忘怀。开篇“何处难忘酒”直接点明了主题,即无论在哪个地方,酒都成了难以忘怀的情感寄托。而“青门送别多”,则进一步描绘出送别之频繁,青门可能是诗人家中或某个特定地点的门,这里已成为送君千里、终究有一日重逢之地。
“敛襟收涕泪”一句,则转折到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在收拭泪水的同时,心中的哀伤与不舍早已溢于言表。而“簇马听笙歌”,则是诗人在离别之际所做出的行为——他让马匹聚集在一起,以便能听到笙奏出的乐曲,这也许是在通过音乐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至于“烟树灞陵岸,风尘长乐坡”,则是对环境的描绘。诗人用“烟树”、“风尘”等词语营造出一种淡远、遥不可及的意境,这里所形容的是一片萧瑟秋色之中,古木参天,落叶纷飞的景象。
最后两句“此时无一盏,争奈去留何”,则是诗人在面对离别之际,无可奈何的心情。他可能指的是当下没有一点酒精可以用来麻醉自己,也可能是在比喻没有任何东西能够让他忘记这份离愁。而“争奈”二字,透露出一种无力的哀求,他在面对去留两难的选择时显得如此无助。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酒的追忆,以及对送别情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美好时光的珍视与不舍,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在离别面前的无奈与哀伤。
手把先天已后书,当来一画本全无。
白云山下泠泠水,自在人间太极图。
羁旅倦京国,春风常闭门。
叩门谁过我,云是竹王孙。
颀然八尺长,玉质文理温。
探之以群书,浩渺倾昆崙。
馀波濯我热,挹取不计盆。
朝落清风窗,暮埽明月轩。
傲兀足真趣,不随车马喧。
动可与俱游,静可与忘言。
胡为舍我去,独指岷江源。
偪侧凤翔西,叠岭如骏奔。
滔滔蜀天漏,沉沉山月昏。
到官复何时,清秋禾黍翻。
冷局自少责,读书勿忘餐。
登临时自适,吟思搅乾坤。
鱼雁若可托,篇诗寄湘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