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青青白云白,一尺小溪千里客。
扁舟舣岸不见人,鸡声何处秦人宅。
桃花流水春鳞鳞,不识人间有战尘。
待得紫芝如掌大,归来闲作太平民。
青山青青白云白,一尺小溪千里客。
扁舟舣岸不见人,鸡声何处秦人宅。
桃花流水春鳞鳞,不识人间有战尘。
待得紫芝如掌大,归来闲作太平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山水画卷。首句“青山青青白云白”,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山川的壮丽与天空的纯净,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自然之美。接着,“一尺小溪千里客”则通过对比,强调了溪流虽小却能承载着远方的旅人,象征着心灵的自由与追求。
“扁舟舣岸不见人,鸡声何处秦人宅”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静谧与神秘。扁舟停泊在岸边,四周空无一人,只有远处传来鸡鸣,让人联想到古代隐居的生活,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远离尘嚣的秦人之宅。这种意境既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对现实社会的某种逃避。
“桃花流水春鳞鳞,不识人间有战尘”则将画面推向了更加理想化的境界。桃花盛开,流水潺潺,鱼儿在水中游动,构成一幅生机勃勃、和谐美好的景象。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和平、宁静生活的渴望,以及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
最后,“待得紫芝如掌大,归来闲作太平民”两句,以紫芝作为象征,寓意着诗人期待着有一天能够找到内心的平静,过上无忧无虑的平民生活。这里的“紫芝”不仅指代了珍贵的药材,更象征着内心的修养与智慧,是诗人理想生活状态的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深情向往,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反思。
梦觉有奇事,淅沥高瓦鸣。
焦枯岂云润,且欣闻雨声。
秋稻既无及,蔬麦犹可耕。
侧耳恐复止,愿望深中情。
向来春夏交,流潦高入城。
秋旱理宜有,天道良难平。
大钧转万物,旋斡势孔轻。
仙瓢贮海水,安得尽注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