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篝灯影夜窗寒,静展青编子细看。
会得圣贤千古意,不须场屋苦求官。
一篝灯影夜窗寒,静展青编子细看。
会得圣贤千古意,不须场屋苦求官。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读书人在夜晚静坐室内,通过微弱的灯光,专注地研读古籍的情景。"一篝灯影夜窗寒"中的“篝”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照明工具,形容灯火摇曳投射在窗上,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
"静展青编子细看"则表现了诗人对书籍的专注和敬意。“青编”通常指的是用蓝色丝线装订的书籍,这里可能是指经典或古籍。诗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仔细地研读这些书籍,寻求知识与智慧。
"会得圣贤千古意"一句表达了通过阅读古籍,可以领悟到历代圣贤的思想和精神。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先贤智慧的尊崇,也反映出他追求学问、探究古今之情的渴望。
最后,"不须场屋苦求官"则是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功名观念的情怀。诗人认为,不必通过科举考试(“场屋”指的是考场)去追逐官位,只要沉醉于书籍的世界,就能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成就。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崇尚学术的高洁情操,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内在修养和个人精神世界的重视。
江可渔,山可樵,山头白云手可招。
出门黄尘浩如海,胡不归来共逍遥。
何人写此渔樵子,咫尺江山千万里。
船系松根双石头,山人伐木来相求。
相求未已还相问,问之不答心悠悠。
子陵何为而辞汉,太公何为而归周。
买臣何为而晚遇,屈原何为而远游。
持我修月斧,操君济川舟。
天子不知名,大臣不见收。
渔翁向樵还大笑,今古同生不同调。
富贵功名何足论,与君尽醉长倾倒。
我本白猿翁,来寻碧环女。
望山但觉藤罗深,入门唯见花成坞。
花间蝴蝶为我语,解君佩纕媒洞府,自应托梦无险阻。
凤凰飞来嗒以咍,子非西行牛秀才。
昭君匈奴犹可笑,野狐惑人何媚哉。
孙郎前身孙供奉,袁氏化形妖气重。
峡山要是萃逋逃,狐女观心国师动。
翁所佩,苍龙精,试一舞,耳生风。
旌阳斩蛟江水中,何当一扫山为空。
我闻凤凰言,还谢双蝴蝶。
画船东下山苍茫,閒向江心弄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