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子被尉荐,走马赴关西。
西人待贤相,抚育庶有宜。
羌膻污右鄙,秦陇含创痍。
健将贪屯聚,砦栅犹鳞差。
四年结不解,粮饷先自疲。
兵分势已弱,贼入纵横驰。
营阵讫不立,安得张吾师。
比来守禦计,尚复纷相訾。
子今位苦下,何由能奋奇。
悉力字羸瘼,姑守簿书期。
之子被尉荐,走马赴关西。
西人待贤相,抚育庶有宜。
羌膻污右鄙,秦陇含创痍。
健将贪屯聚,砦栅犹鳞差。
四年结不解,粮饷先自疲。
兵分势已弱,贼入纵横驰。
营阵讫不立,安得张吾师。
比来守禦计,尚复纷相訾。
子今位苦下,何由能奋奇。
悉力字羸瘼,姑守簿书期。
此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赴任关西的艰难情形,反映了边疆地区的战乱和民生疾苦。诗人通过对官员之子赴任途中的困顿描述,抒发了对国家前景的担忧。
"走马赴关西" 表明了行程的紧迫与艰辛,而 "西人待贤相" 则显露出边疆人民对于贤能官员的期待和依赖。接着 "羌膻污右鄙,秦陇含创痍" 描述了战争带来的伤害和破坏,传达出战乱的严重性。
"健将贪屯聚,砦栅犹鳞差" 展示了军队的疲弱和防御工事的残缺,这与 "四年结不解,粮饷先自疲" 相呼应,表明了战争长久化导致的物资耗竭和士气低迷。
"兵分势已弱,贼入纵横驰" 描述了军事上的失败和敌人的猖獗,而 "营阵讫不立,安得张吾师" 则表达了对能否守住阵地的疑问和不安。
最后两句 "比来守禦计,尚复纷相訾。子今位苦下,何由能奋奇" 表示了长期的战乱导致防御策略的混乱,以及官员面对困境时的无奈和不解。而 "悉力字羸瘼,姑守簿书期" 则表明尽管条件艰苦,但仍需尽力维持现状,等待转机。
整首诗通过对关西一地战乱与民生之苦的深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百姓命运的关切,以及在动荡时局中官员的艰难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