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丹徒旅泊怀万鹿园西溪》
《丹徒旅泊怀万鹿园西溪》全文
明 / 张邦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闻说西溪景物赊,故人相引入烟霞。

白云山腹半藏寺,青霭石桥深护花。

龛影夜堂含舍利,磬声高阁饭胡麻。

大江回首今千里,飞梦时时到九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张邦奇在明时期,于丹徒旅泊时对万鹿园西溪美景的怀念与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联“闻说西溪景物赊,故人相引入烟霞”,开篇即以“闻说”引出对西溪美景的向往,通过“故人相引”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同时“入烟霞”则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预示着接下来将展开一幅如画般的自然风光画卷。

颔联“白云山腹半藏寺,青霭石桥深护花”,进一步描绘了西溪的自然景观。山间云雾缭绕,寺庙若隐若现,石桥下青色的雾气仿佛守护着盛开的花朵,画面静谧而充满生机,展现出一种宁静和谐之美。

颈联“龛影夜堂含舍利,磬声高阁饭胡麻”,转而描绘夜晚的景象。夜幕降临,佛龛的光影映照在夜堂之上,仿佛包含了神圣的舍利,而远处高阁传来悠扬的磬声,伴随着僧侣们在诵经时所吃的胡麻,营造出一种庄严而又祥和的氛围,体现了佛教文化的深远影响。

尾联“大江回首今千里,飞梦时时到九沙”,诗人回望过去,感慨万千。虽然距离遥远,但心中的思念如同飞翔的梦境,不时地飞向那遥远的九沙之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远方景色的深切怀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信仰以及过往生活的深深眷恋。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

作者介绍

张邦奇
朝代:明

(1484—1544)浙江鄞县人,字常甫,号甬川,别号兀涯。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检讨,出为湖广提学副使。嘉靖间为吏部侍郎,人不可以干私。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学宗程朱,躬修力践。与王守仁友善,论学则不合。卒谥文定。有《学庸传》、《五经说》、《兀涯汉书议》、《环碧堂集》、《纾玉楼集》及《四友亭集》。 
猜你喜欢

赣江舟次

双流移棹促,篷底乱山斜。

细雨红蕉叶,轻风白葛花。

客行滩路惯,愁对楚江赊。

闻道青原近,无由访鹿车。

(0)

晚宿越城

停轺问土俗,踯躅越王城。

古月移前垒,荒风宿鬼兵。

燎衣残灶火,击柝远河声。

午夜看星气,晨鸡或肯鸣。

(0)

众中

众中常默默,自觉不能亲。

草木增新涕,江山厌旧人。

名宜随世变,诗尚触时嗔。

还憩空床坐,低回此日身。

(0)

舟中寄怀吴去疑

不见江南人,遥望江南云。

后云气光晶,前云行逡巡。

逡巡行复止,依依如恋群。

物态有如此,余益思故人。

夕风吹浦溆,野色迷我津。

凫鹥各有类,孤舟欲谁亲。

唯有枫林下,潮声渐渐闻。

(0)

顾亭林从大同来暂过东昌·其一

一夕三年别,疏镫话旧游。

长征还带剑,远望欲登楼。

月落青山夜,云回紫塞秋。

故乡何处是,此地即并州。

(0)

列仙诗·其三

汉宫衰草夕阳寒,泪滴铜人久不乾。

举手摩挲相慰语,海沤生灭本漫漫。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